搜 索
用知識照亮軍旅人生-記新一代青年士兵楷模向南林
2007-09-24 08:51:55 來源:東北網-哈爾濱日報  作者:何秀麗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東北網9月24日電 近日,沈陽軍區掀起向新一代青年士兵楷模向南林學習的熱潮。向南林是沈陽軍區某團修理連班長,入伍8年來,他在平凡的崗位上取得不平凡的業績,被評為學習貫徹科學發展觀標兵個人,並在沈陽軍區召開的學習貫徹科學發展觀經驗交流會上,作為唯一的士兵代表介紹了經驗事跡。今起,本報將與東北三省各主要媒體同步刊發連續報道,宣傳向南林先進事跡。尹棟本報記者何秀麗

  2007年,作為全軍最基層連隊的普通士兵,向南林接連受到褒獎:

  4月26日,向南林在沈陽軍區學習貫徹科學發展觀經驗交流大會上被樹為學習貫徹科學發展觀標兵個人,榮立二等功,並作為唯一的士兵代表登臺介紹學習踐行黨的創新理論經驗體會;

  5月下旬,軍區首長赴某師,專題聽取向南林事跡匯報並給予這樣的評價:一名士官,學習實踐黨的創新理論能有這樣的自覺性、這樣的成果,難能可貴;

  『八一』前夕,某集團軍黨委作出決定,號召廣大官兵深入開展向向南林學習活動。

  一個從巴山蜀水走出的農家子弟,把個人理想融入黨的偉大事業和軍隊的崇高使命中,年僅26歲的向南林奏響青春的華彩樂章。

  『學習小屋』裡,向南林閱讀了40多本理論書籍,記下30多萬字的筆記。全軍著名的理論專家公方彬誇獎:這個小兵不簡單!

  深夜,某團一間小倉庫內閃著微弱的光亮。正在查哨的修理連連長任振東推門一看,只見向南林一手拿電筒,一手捧書正在學理論。『咱連一樓有個空屋,你就到那去學吧!』從此,向南林的『學習小屋』誕生了。

  當學習成為一種習慣,時時處處都是學習的課堂。看新聞不忘帶筆和本,有前沿信息和新觀點馬上記下來;上街購物,跑到書店轉轉,看有沒有新上市的好書;外出演習,包裡塞上幾包蠟燭和蚊香,熄燈後跑到帳篷外看一會兒。幾年來,向南林閱讀了40多本理論書籍,記下了30多萬字的讀書筆記和學習感言。在如飢似渴的理論學習中,向南林汲取著豐富的營養。

  向南林在日記中這樣寫道:『創新理論無止境,學習無止境。』為了提高理論層次,向南林抓住一切機會向高手學習。一次偶然的機會,向南林得到全軍著名的理論專家公方彬教授的電話。拿起電話又放下,向南林心存顧慮:人家是大專家,能理我這個普通的小兵嗎?顧不了那麼多了,打打看!電話撥通了,原先設想的種種尷尬被公教授親切的話語打消了:『說說看,看我能不能幫上你。』通話結束時,公教授告訴向南林:『有什麼問題盡管提,我這兒就是你的專家熱線!』從那以後,向南林學習遇到『攔路虎』,就撥打『專家熱線』。今年7月,公教授利用休假機會專程來團裡看望向南林,一番促膝長談,公教授誇獎:這個小兵不簡單!

  傳播黨的創新理論,一個連隊戰士的輻射作用有多大,一名士官班長的舞臺有多大?向南林的回答是:能帶動一個人就帶動一個人,能帶動一個班就帶動一個班

  三級士官楚軍偉是修理連年齡最大的兵,連隊組織學習,楚軍偉總拿『人過三十不學藝』當擋箭牌,其他戰士的積極性也受到影響。向南林想出一招:自己把每天的報紙先讀一遍,凡是理論文章都做好標記,讀報時再讓楚軍偉領讀。過一段時間,向南林又找到楚軍偉:『我想成立個學理論小組,請你當副組長。』『我知道你這是鞭策我,可我學理論就是記不住啊。』楚軍偉一臉無奈。

  『年齡大一點,學起來有困難更應該加把勁兒,再說,30多歲還是青年人啊!』一番話打動了楚軍偉,從此,楚軍偉一有時間就向向南林學習理論知識。

  傳播黨的創新理論,一個連隊戰士的輻射作用有多大,一名士官班長的舞臺有多大?向南林的回答是:能帶動一個人就帶動一個人,能帶動一個班就帶動一個班。

  部隊開展創新理論學習,團裡的學習成果展,向南林佔了一個『專區』。向南林還組織全團第一個理論學習小組,用通俗的語言整理出《基層官兵理論學習觀點輔導教材》、《理論觀點隨機學雙十條》,被師裡推廣。

  『修理連有個懂理論的兵』。消息傳出,一些連隊紛紛請向南林去講課。全連講,全營講,全團講……在一次次講課中,向南林反復琢磨:怎樣使創新理論真正成為大眾學問,切實被基層官兵所掌握呢?

  那段時間,『學習小屋』的燈光熄得更晚了。一篇篇學習感悟、一篇篇體會文章匯集成了《科學發展觀基層讀本》,官兵受益,又是全師推廣。2004年以來,向南林給全團官兵、駐地學校、共建單位作報告40餘場,帶出理論骨乾100多人。

  從一竅不通到成為全軍指揮儀修理尖子,向南林給自己定下學習范圍:部隊需要什麼,我就學習什麼。

  2001年,向南林以優異成績考取武漢軍械士官學校。在士官學校裡,很多學員希望能學汽車、衛生、通信等到地方能用得上的專業,而向南林學的是純軍事專業———指揮儀修理專業。向南林日記裡有這樣一段話:青年的理想並非屬於自己,理想應當屬於人民的,只為個人名利的前途是沒有意思的,是沒有出息的。

  入校後的第一次實裝操作,面對指揮儀一尺多厚的電路圖和密密麻麻的元件,向南林無從下手,高等數學、普通物理、微電子等十多個學科專業知識更是從未接觸過。向南林拼了,他給自己制定了一套『魔鬼學習計劃』。熬夜困了就嚼口紅辣椒,由於辣椒吃多了,向南林經常流鼻血,曾兩次住進醫院。兩年下來,向南林硬是啃下了《電工原理》、《機械工程學》等20多本書籍,記下了20多萬字的學習筆記。到畢業時,學校的教授稱贊他『在指揮儀修理上是全軍的尖子』。2004年9月,集團軍組織裝備修理專業比武,向南林以絕對優勢奪得第一名。

  一名士兵把專業搞得如此精通已經很了不起了,可向南林並不滿足,他想盡一切辦法學習多種修理技能。現在,向南林已經熟練掌握全團五分之四裝備的性能、操作、保養、維修檢測技能。

  部隊需要什麼,我就學習什麼,這是向南林給自己確定的學習范圍。把知識轉化成能力,學習纔有意義。這是向南林日記裡的一段話。如今,向南林的13項革新發明已經推廣。

  勤於學習,向南林用黨的創新理論武裝頭腦,用知識照亮軍旅人生。

責任編輯:呂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