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9月25日電 科學組織規劃,大力整合各種要素,創新開發模式……哈大齊工業走廊哈爾濱段五大工業新區已初步形成園區相互呼應、產業集聚發展的態勢。記者從市振興老工業基地領導小組辦公室獲悉,截至今年7月底,哈大齊工業走廊哈爾濱段已開發面積23.34平方公裡,完成投資118億元;開工企業143戶,完成投資64億元。基本竣工的項目53個。有213戶國內外企業與各園區達成合作意向,協議投資近274.5億元,外商投資熱潮正在形成。
新區啟動區高起點起步
在對區位特點和資源集聚能力等多種要素的綜合考慮下,哈爾濱市共規劃了江北、平房、群力、太平空港、香坊等五大工業新區及配套物流系統。今年,根據省統一安排,賓縣賓西經濟開發區和五常市牛家工業園區也將納入哈大齊工業走廊規劃建設中。目前,五大新區啟動區和物流系統建設已全部在高起點上啟動,並已初具規模。其中基礎設施投資達54億元,已進入完善配套階段。
五大模式創新開發之路
在『工業走廊』哈爾濱段的建設中,五大工業新區采取市場化運作手段,拓寬融資渠道,積極吸引社會力量和民間資本參加建設,並創造性地采用了城鄉統籌開發、互補共建開發、整體委托開發、『生轉熟』競價出讓和企業先行投資開發等五種開發模式。平房工業新區的動力機電工業園是哈電集團配套輔機制造企業集中區,由香坊區與開發區共同開發建設、共同招商引資、共同分享開發效益和園區稅收,成為互補共建開發模式的典型。
產業集群初具規模
從建設啟動伊始,五大園區就緊緊圍繞優勢行業發展配套產業和精深加工,相繼建設了機電、醫藥等產業聚集園區,形成了強勁的產業聚集態勢。江北工業新區東北亞科技園、平房工業新區汽車零部件產業園等一批特色鮮明、產業集聚的園區正蓬勃發展。香坊工業新區借鑒蘇州新加坡工業園區的經驗,由國際著名的專業機構新加坡裕廊集團負責園區總體規劃定位進行招商引資,目前入區開工建設項目7項,完成投資9億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