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9月26日電 題:新一代青年士兵的楷模向南林:予人玫瑰播芬芳③
『第一次穿軍裝,班長幫我佩肩章;第一次上哨位,班長伴我來站崗;第一次受風寒,班長守我到天亮……』這是在去年的退役歡送會上,十多位即將返鄉的戰友,眼含熱淚獻歌給他們的好班長——向南林。
讓每個戰友都找到自己的舞臺
1981年出生的向南林,是名副其實的『80後』。身為班長,他帶的又大都是『80後』士兵。有的人盯著『80後』戰士的短處看,結果短處越看越短,而向南林卻『獨闢蹊徑』,專盯戰士的長處做文章。
去年大年初一,班裡的戰友們剛從夢中醒來,就發現各自的床頭都放著精美的賀卡。打開一看,一份份驚喜呈現眼前:『王浩,新春快樂!過去的一年你的進步很大,內務水平提高了,專業技術也有長進,望你取得更大成績!』『沙魏,祝賀你又長大了一歲。你已經成長為一名優秀的戰士,但你的心理素質還要進一步加強……』
這些年,向南林撰寫了上千條、近十萬字的各類軍旅感言,許多內容都被他在重大節日、生日時,當做『禮物』送給了戰士們。
戰士姜寶成和向南林一起入伍,一起上士官學校,畢業回來後,小姜安於現狀不愛學習,誰要是問點問題,他總是邊搖頭邊說『不會』,被戰友稱為『搖頭先生』。為了幫小姜改掉惰性強的毛病,向南林沒少費心思。先是一有空就找他談心,後來又幫他買來自考本科教材,還說,『我替你報的名,學不學就看你的了。』班長的熱心讓小姜學習漸漸主動起來。在連隊的『學習小屋』裡,時常能看到他和向南林比肩讀書的身影。3年後,小姜拿到了本科文憑。戰友們都說,是向南林讓『搖頭先生』變成了大學生。
幾年來,經向南林幫助的戰士達80多名。他們中有40多人次立功受獎,11人成長為班長骨乾,8人退役成了鄉鎮企業帶頭人,3人當上了村乾部……
讓『夜行的人』看到希望
在修理連,一面繡有『鐵肩擔道義,愛心助孤殘』的錦旗被高高掛在榮譽室裡,落款是佳木斯市兒童福利院。
那是在2003年,向南林偶然得知了小王佳的不幸遭遇:一場大火奪走了她的雙親和聽力,把她燒成了傷殘孤兒。為了幫助小王佳,向南林每個月都擠出50元錢送到福利院,即使是外出執行任務,回來也要把上個月的補上,整整3年從沒間斷。福利院多次要他留下姓名,而向南林只寫下了『解放軍』3個字。後來,深受感動的福利院同志跑遍了當地駐軍單位,終於找到了向南林。
向南林熱心助人的故事還有很多很多:為了幫戰友家解決抗旱打井的燃眉之急,向南林拿出了所有積蓄,還從其他戰友那借了1000元;在駐地火車站,為丟失錢包的民工買返程車票;在武漢街頭,給因為迷路而沿街乞討的老人買來盒飯,並幫助她聯系家人;在地方學習期間,苦口婆心把深陷網絡游戲的男孩兒『拉』了回來……
讓每個人都擁有精神上的『高地』
『精神上有了高地,生活中就會守住道德底線。』這是向南林對軍人道德的一種詮釋。
戰士郭泗棟懷揣考軍校、當軍官的夢想參軍入伍,然而,入伍時間長了,他意氣漸消,想混兩年就算了。見此情形,向南林主動和他交上了朋友。『你基礎好,在部隊好好乾是有前途的。』在向南林的幫助下,小郭又鼓起了乾勁,學習訓練更刻苦了。去年他在師組織的專業比武中獲得第一名,還立了功,成為團裡保送入軍校的人選。
對此,有人說向南林犯傻,又培養了個競爭對手,自己給提乾路上又增加了一個『障礙』。而向南林卻說,『幫助別人就是在幫助自己,如果總想著自己的「利益」,路就會越走越窄。現在,部隊多了個素質過硬的優秀士兵,我也多了個朋友。』
團裡開展感謝連隊、感謝組織、感謝父母的『三感』教育,方案下到連隊後,戰士又加了『一感』:感謝向南林。
團裡進行調查問卷,『你心目中的班長應該是什麼樣?』許多戰士都寫下了:『像修理連士官班長向南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