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10月17日電 『養蚯蚓,蚯蚓吃牛糞,牛糞過腹變有機肥,用有機肥種植有機農作物,再發展有機食品加工、有機畜禽養殖……』當雙城杏山鎮順利村黨支書張孝君描述他們發展有機農業、打造『龍江生態第一村』構想時,記者正站在這個村據說已有8噸蚯蚓在『乾活』的幾大壟糞肥前,時間是『十一』前夕。
前幾年,順利村只是雙城很平常的奶牛專業村,上千頭奶牛,每天產生的大量牛糞遍布全村,成了一個令人頭疼的污染源。今年6月,村裡在東北農業大學專家的指點下,從省外花5萬元買回半噸消化牛糞的蚯蚓。這些蚯蚓是日本和俄羅斯品種,明年繁殖到上百噸沒問題。來到村裡的循環經濟示范區,張孝君指著一大片空地說,這裡有5萬平方米,馬上要建起有機肥加工廠、有機飼料加工廠、有機食品加工廠、有機養殖小區。
順利村現已發展成畜牧專業村,全村3000多頭奶牛、1000頭肉牛、5000頭豬、兩萬只雞,每天光排出的牛糞就多達50噸,直接作肥料肥效不高,而且易生蟲,被養牛戶扔到路邊、牆角,到處都是。今後,這些糞便都將通過大量繁殖的蚯蚓轉化為寶貴的有機肥料。記者遇到了來順利村指導有機農業的專家——東北農大資源環境學院教授周東興博士。他介紹,一噸蚯蚓每天能處理一噸糞便,產出0.6噸有機肥,而且是完全符合『歐盟』標准的上好有機肥料。蚯蚓還是高檔的有機飼料,可養魚、喂雞,發展有機畜禽和水產品。
其實,蚯蚓只是順利村有機農業鏈條上的一個配套環節。三年前,張孝君通過『招師引智』,與東北農大生物學院建立了『校村合作』關系,他們幫助順利村調整了種植綠色無公害農作物的初級目標,向高環保、高效益的有機農業『挺進』。東農十多位教授、博導組成了專家顧問組。前年,他們為順利村制定了十年發展規劃,並把這裡定為有機農業教學實習基地,每年有200多人次的師生來實習。周東興這次到順利村,專為新繁殖的蚯蚓做『分床』指導。他說,今年來過30多次了。
有高人引路,順利村的有機農業實現了起點高、規范化。去年,經過精細管理、嚴格檢測,村裡有水稻、谷子、玉米各1000畝以及大豆600畝通過了國家有機食品基地的認證。今年7月初,《農村合作社法》剛實施,順利村又在全省第一個注冊了『有機糧食作物種植、有機畜禽養殖合作社』,還在當地搶先注冊了『雙城堡』食品商標。張孝君說,順利村的有機生產合作社『目光遠大』,土地要集約化經營,形成『龍頭企業加合作社加農民』的模式。經人牽線,資產過百億元的河北卓達集團的總裁楊卓舒,兩次被邀請到順利村洽談合作,擬在這裡建一個大型有機食品生產加工基地,並依托順利有機合作社跨地區吸收農戶,5年內要將有機農作物的種植面積擴大到15萬畝,把『雙城堡』做成有機食品的國內知名品牌。
順利村靠引智借力,有機農業的路子越走越寬。去年,順利村被定為省級新農村試點村,有機農業項目得到幫扶單位省投資公司的大力支持,該公司當年出資60萬元給順利村修了通村路、建有機食品加工廠,今年又投資百萬元扶持『順利有機合作社』發展。經東北農大專家組推薦,順利村今年成為聯合國開發署『非點源污染控制與飲水安全』項目的資助實施對象。張孝君本人,則被評為雙城2006年『十佳村黨支書』、『十佳公僕』。
臨別時,張孝君笑著向記者許諾,明年這個時候再來,保證看不到滿村牛糞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