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10月20日訊題:發展循環經濟加速新型工業化進程——訪十七大代表宋長生
黑龍江日報記者焦明忠賈輝
![]() |
『國家和省從促進科學發展的角度出發,把推進新型工業化進程、發展循環經濟擺上越來越重要的位置。作為全國三大稀有煤田之一的七臺河市,要按照胡錦濤同志報告中「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堅持走中國特色新型工業化道路」的要求,緊緊抓住發展煤炭循環經濟這個中心環節,推進經濟社會又好又快發展。』十七大代表、七臺河市委書記宋長生對記者說。
宋長生認為,發展煤炭循環經濟是維護國家能源安全的重大戰略措施,是建設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社會和落實國家節能減排要求的重大戰略措施。目前,推進煤炭循環經濟加快發展正逢其時,首先是國內外示范和樣板漸獲成功,其次是國家相繼出臺了一系列扶持政策和法律法規,第三是積累了豐富的實踐經驗。僅以七臺河為例,經過20多年的探索和實踐,煤炭產業鏈條得到了延伸和發展,近幾年更是不斷放大優勢,大力推進煤轉焦、煤轉電、煤化工和煤建材等產業,基本上實現了『資源—產品—廢棄物—再生資源』閉合式的循環經濟發展模式。全市現已形成了350萬噸的焦炭生產能力,滿負荷生產可形成12萬噸焦油、8億立方米煤氣,啟動建設了一批煤化工項目。
宋長生說,原煤開采是發展煤炭循環經濟的基礎環節,沒有充足的煤炭資源保障,發展煤炭循環經濟就將成為無源之水、無本之木。一個中型礦井建井時間大約需要4--6年,勘探費用至少需要2000萬元,地方和企業都難以承擔。他呼吁國家采取專項資金等方式,為煤炭資源型城市轉型提供更多的支持和保障。幫助解決資金和技術等問題,應盡快出臺有利於發展煤炭循環經濟的用地、財稅、科技、人纔等方面的優惠政策,並努力確保政策落到實處。加大對煤炭資源循環利用關鍵實用技術的支持力度,加快煤炭資源節約、綜合利用和環境保護新技術的研發、推廣應用和示范。加大試點工作力度,從政策、資金、項目、人纔等各個方面,加大對試點的扶持和支持力度,切實發揮試點的示范帶動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