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哈爾濱10月21日電 十七大召開期間,黑龍江省將20萬份全民環境教育系列掛圖免費發放至各地。黑龍江省環保局宣教處處長林強說:『20萬份以生活環保竅門、節能減排常識、環境污染警示為主要內容的環保掛圖,將走進各地的社區、企業和學校,成為「生態文明」的全民環境意識教育內容。』
林強說,十七大報告中首次提出『建設生態文明,基本形成節約能源資源和保護生態環境的產業結構、增長方式、消費模式』。生態環境已成為報告所描繪的中國小康社會圖景的重要組成部分。『黑龍江省擁有大森林、大湖泊、大江河、大濕地生態資源,有著「中國大糧倉」的美譽。但黑龍江省也曾深切地感受到林區可采資源衰退、黑土地流失、流域污染的環境變化之「痛」。建設生態文明,形成節約能源資源和保護生態環境的產業結構、增長方式、消費模式的理念是全社會的共同心願。』林強說。
哈爾濱工業大學人文學院馬克思主義理論教育系主任解保軍教授說:『十七大報告中首次提出「建設生態文明」,是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和發展認識的理論提昇。「建設生態文明」的提出體現出科學發展觀對人與自然關系的關注。我國經濟增長的資源環境代價過大,近年來環境突發事件相繼發生。「建設生態文明」的提出,說明資源環境問題已經從專家、環保組織和政府部門的呼吁、關注發展到實際踐行階段。』
在集體學習十七大報告後,黑龍江省政府采購中心主任陳佩鋼就『建設生態文明』新提法留給大家一個『集體作業』:如何實施政府綠色采購與建設生態文明相結合,在招標、采購中體現出節能、環保的『綠色消費』模式轉變。
『政府綠色采購集中式消費規模大、社會示范作用明顯,可以引領、推動可持續消費和綠色市場形成,符合生態文明理念。我們政府采購部門將更科學地選擇符合環保、節能要求產品,為政府運轉服務,引導社會消費轉型。』陳佩鋼說。
『2003年,黑龍江省啟動全民環境意識教育項目,全省有1600萬公眾積極參與了這項活動。2005年,吉林省吉化公司雙苯廠爆炸引發松花江重大水污染事故,黑龍江省的百姓更切身感受到環境污染之「痛」。』林強說,在環保牽動著百姓生活喜與懮並被納入國家和諧發展進程之時,十七大報告提出『建設生態文明』,讓全社會為之振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