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政務·政策  >  政務
搜 索
十七大代表手記:為了誰
2007-10-21 19:58:50 來源:東北網  作者: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東北網10月21日電 打開十七大報告,第八部分的標題醒目地寫著:『加快推進以改善民生為重點的社會建設』,結尾激情洋溢:『為奪取全面建設小康社會新勝利、譜寫人民美好生活新篇章而努力奮斗。』新形勢下,十七大進一步把黨的宗旨落實到改善民生上,體現了我黨執政為民的民本思想。

  我想,這個深刻的思想用一句通俗的話來說,就是明確地解決了新時期中國共產黨『為了誰』的問題。

  烏雲其木格代表深有感觸地說,我年輕的時候,對這個問題不是很清楚,說共產黨流血犧牲是為了什麼?是奪政權;奪取政權是為了什麼?是建設社會主義;建設社會主義又是為了什麼?是鞏固政權。說了一圈兒又回來了。很抽象,離每個人很遠。十七大報告非常明確,提出搞改革開放,發展經濟,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就是為了人民的富裕安康;就是要發展為了人民,發展依靠人民,發展的成果由人民共享。

  我的思緒,隨著副委員長的發言而起伏著。我也經歷過那個極左時期物資極其匱乏的年代,吃一碗豬油、醬油拌著的米飯,比現在吃一頓海鮮大餐還香甜。記得幾年前央視的一個談話節目上,一位40多歲的嘉賓講述了一個令人心酸的故事:小時候他的家在農場。一次農場分了幾斤白面,父母商量,要全部?成面條讓孩子們解解饞。當雪白的面條就要下鍋時,響起了敲門聲,一位多年未見的體育老師進了門。父母招呼老師吃面,老師就吃了起來,一碗、兩碗、三碗……,一小盆兒、兩小盆兒,……他一直站在門口,眼也不眨地看著老師吃光了鍋裡的所有面條。我能想象當時還是孩子的他有多麼傷心,但是那個體育老師不也是個肚子裡沒有油水的大孩子嗎?

  隨著改革開放,經濟短缺的日子過去了,我們解決了溫飽,開始全面建設小康社會。這個小康社會的美好遠景什麼樣?當前要怎樣去做?十七大報告作了具體的描繪和闡述,特別提出要逐步提高居民收入在國民收入中的比重,要著力提高低收入者收入,要創造條件讓更多群眾擁有財產性收入,要加大支農惠農政策力度,並且社會建設要以改善民生為重點,等等。為人民謀求更加美好的生活成為報告最響亮的音符。

  付華廷代表用他極具特色的語言說:農民有錢就高興,有錢裝兜裡就認定發展是硬道理。這句話從另一個角度證明了我們黨關注民生、惠民利民政策得民心,順民意。也說明,為了人民,黨纔能得到人民的擁護。

責任編輯:邱士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