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10月23日電 記者了解到,哈爾濱市現有注冊登記的民營養老院百餘所,近萬名老人在那裡安度晚年。這些民營養老院多設置在社區,因為距離近『兒女給父母送一碗湯也不會涼』,而且服務靈活,所以受到許多市民歡迎。
記者從民政部門了解到,哈爾濱市目前公辦養老院僅有三家,共有床位2000餘張。近年來,公辦養老院的一張床位都有3、4位老人排隊等待。目前,哈爾濱市現有60歲以上人口113萬,約佔總人口比例的11.98%;65歲以上老人77.6萬,佔7.99%。老年人怎樣頤養天年,不僅成為了每一位老人關注的焦點,也受到越來越多中青年人的關注。三所公辦養老院地點都相對比較偏遠,兒女探望老人不方便,老人外出活動也不很方便。
據了解,在『家門口』養老成為了很多老人的新選擇。在道裡區某高檔小區內,兩棟樓裡開了兩所老年公寓,而且生意都很火。記者走進一樓的一所老年公寓,說是替父母來看看環境的,房屋使用面積大約在170多平方米,4間住屋已經都住滿了老人,每間屋住3、4位老人,連客廳也被簡單的『間壁』了,放了兩張床。老板向記者介紹,如果老人能自理,一個月吃住670元,不能自理的老人一個月吃住900元。為了方便老人曬太陽,還買了兩臺輪椅。目前已經住了17位老人,年齡最小的65歲,最大的90歲,基本上都是子女在這個小區的居民。74歲的劉大娘告訴記者,兒子兒媳就在這個小區裡住,老伴去世後自己的身體就不太好,孩子不放心自己在家,找了幾個保姆都不可心。提出上小區裡養老院是老人自己的想法,一方面不讓兒女擔心自己一個人在家,另一方面這裡都是老人,嘮起嗑來有共同語言。兒子每天下班都過來看看老人,周六周日把老母親接回家。
市民政局社會福利處工作人員告訴記者,目前哈爾濱市已有注冊的民營養老院百餘所,因為服務項目靈活,多設置在居民小區裡,所以大部分經營得不錯。她提醒市民尤其是老年人在選擇民營公寓時,一定要看好是否有有關部門審批的營業執照,保護好自己的合法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