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片:曲鳳琴
東北網10月24日電 今天出版的《人民日報》第8版發表了題為《孤島女教師 至情二十年》的文章,全文如下:
曲鳳琴含著眼淚笑了。
9月9日,早上7點鍾,聽到咚咚的敲門聲,曲鳳琴開門後愣住了,涼風秋雨中,6個孩子臉蛋紅撲撲的,手捧滴著露珠的野花齊聲道,『祝您教師節愉快!』稚嫩的問候在紮龍濕地的趙凱孤島上顯得格外溫暖。
她在紮龍濕地的趙凱孤島上堅守了20年,感受了太多的艱辛和溫暖。
『為了孩子們的前途,吃點苦,值得』
趙凱村,在齊齊哈爾市紮龍鄉蘆葦叢中的孤島上,島上只有三十幾戶居民,靠風力發電。島上沒有商店、沒有電腦,僅有的幾臺電視還是黑白的。小島四面環水,外出非常不便。水少時,船不能行,冰面沒凍結實時,車不能行,要趟幾個小時冰冷的江水纔能出島。
一次,曲鳳琴出島給孩子買書,冰面沒凍結實,踩出一個窟窿,冰冷刺骨的水立刻灌了進來,她身穿十幾斤重的連體防水衣艱難前行。腿凍得失去了知覺,曲鳳琴薅了一些烏拉草絮進靴子裡,就這樣走一段倒一次水,再換一次草。
記不清摔了多少個跟頭,曲鳳琴渾身濕淋淋,跌跌撞撞摸到家,點上燈一看,已經是晚上9點多了。從下午3點鍾下水,曲鳳琴在冰冷的江水中足足泡了6個多小時!
維修校捨時,曲鳳琴每天打土坯,虎口開裂,指甲破損,一沾泥水就鑽心地痛,一垛垛土坯裡滲著絲絲血跡。
曲鳳琴帶領學生到地裡撿柴備著冬天取暖,挖草藥解決書本和辦公用品費。20年來,她也記不清自己出了多少錢為學生買獎品、添置辦公用品。
艱苦的條件讓曲鳳琴患上了咽喉炎、風濕性關節炎、風濕性心髒病。現在島上的居民只有18戶了,她現在只剩下6名學生,曲鳳琴說:『就算只有一名學生我也要一絲不苟地教。為了學生吃苦,值得。』20年孤島執教生涯,曲鳳琴送走了150多名學生,趙凱小學各年級成績名列全鄉第一。
『您能幫我戴上母親花嗎?』
曲鳳琴最喜歡秋季的小島,一望無際的蘆葦蕩開始泛黃了,一叢叢鹼蓬子紅彤彤的,她說,秋天是收獲的季節。
有人問她,20年的辛苦,弄一身病,你圖個啥?
望著歡天喜地的孩子們,回味著剛纔孩子們熾熱的親吻,曲鳳琴心頭照例酸酸的,她說,一動情,就是這樣的感覺。
這一叢叢野花,讓她想起了孤兒徐春潮。
那一年,徐春潮要結婚娶媳婦了,他開車到趙凱小學找曲老師,可曲鳳琴碰巧不在,問他啥事,他不肯說,非得等著曲老師。冰天雪地裡呆了兩個多小時,見到曲鳳琴就說,曲老師,答應我,請您一定要滿足我的心願。曲鳳琴納悶,徐春潮是個孤兒,從小跟著自己,非常聽話,啥事都願跟自己講,今天乾嘛要提條件呢?
曲鳳琴同意後,徐春潮突然跪下了,掏出一朵花說,按照當地風俗,『母親花』是必不可少的,可自己沒有媽媽,婚禮那天,您能幫我戴上『母親花』嗎?
曲鳳琴說,『孩子們經常會令我感動,日積月累的感動給了我長年呆在島上的動力和勇氣。』
逢年過節,經常有過去教過的學生回到島上,來看望老師。一些在外地的學生,也通過電話和短信表示問候。紮龍鄉邊屯中心小學的牛淑珍校長說,曲鳳琴老師是我們的榜樣,是邊遠地區孩子們的希望。
『鐵鍋燉魚的滋味好極了』
『既是慈母,更是嚴師,』曲鳳琴的女兒明亮說,自己和妹妹小學都是在島上讀的,媽媽對所有的孩子都是嚴格的,上課不認真肯定要挨批。
『想想媽媽受的苦,20年來,她真是很難啊,』明亮的聲音有些哽咽,『每年秋季多雨,土路濕滑,她的風濕病嚴重,但從來沒耽誤過上課,有一次,我的腿燙傷了,那段時間,媽媽每天都是背著我去上學,現在想想,她的毅力、忍耐和執著是我們一生的財富』。
曲鳳琴說,2000年8月之前,自己一直是民辦教師。家裡的生活來源主要靠丈夫打魚,要供女兒讀書,日子過得捉襟見肘,但她始終沒有放棄教育事業。曲鳳琴淡淡的說,『其實,我也喜歡家裡飄蕩著鐵鍋燉魚的香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