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10月24日電 小強是哈爾濱師范附小五年級的學生,新學期他特別高興,因為班上來了一位男班主任。和他一樣高興的是小強的父母,他們說兒子從上幼兒園一直到現在,接觸的都是女老師,性格變得敏感、內向,怎麼看怎麼像個女孩子。小強的媽媽說,這位男老師的到來讓班上的孩子都很興奮,而且這短短的一個多月,孩子的變化就很大。
挫折教育『魅力無窮』
張艷波是小強的新班主任。他聲音洪亮,說話鏗鏘有力,幽默的語言總是把枯燥的數學課堂變得歡聲笑語。小強說,同學們都喜歡這個年輕帥氣的老師,和他在一起總是感到無窮的樂趣和力量。張艷波很少批評學生,但是大家都很畏懼他的『威嚴』。一次,一名男同學把褲子穿反了,遭到同學們的嘲笑後哭著跑到了張艷波的辦公室。看著泣不成聲的學生,張艷波拍了一下這個男生的肩膀說:『男子漢要有骨氣。哭鼻子不能解決問題!』一句話止住了孩子的哭聲,他擦乾了眼淚,自己把褲子換了過來,然後又主動找到嘲笑他的同學,鄭重其事地說自己今後再不會穿錯了。
在哈市第30中學的操場上,八年三班班主任寧如濤挽起褲腿和孩子們一起打籃球。一連投了幾個球都沒進的陳蒙正准備離開時,站在他對面的寧如濤大聲喊道:『一次成功的背面可能是99次失敗。如果幾次失敗都承受不了,怎會嘗到成功的快樂?』寧老師的話語如同一針興奮劑注入陳蒙的身體,他立即活躍起來,繼續和同學們一起投籃。像這樣的挫折教育經常在寧如濤的課堂上演。寧如濤自豪地說,也許這就是男教師的魅力所在吧。
男教師鳳毛麟角
男教師受孩子歡迎,但卻很缺稀。近日,哈市教育局發展規劃處在對全市男女教師比例統計中發現,在職中小學教師男女比例非常懸殊。僅剛剛統計出的巴彥縣和松北區,男教師的數量均佔教師總數的38%,幼兒園的男教師更是鳳毛麟角。不少學校和孩子朝夕相處的幾乎是清一色的女教師。一位小學校長無奈地說,現在找一個小學男教師比年輕人找對象還難呀!
小學男女教師比例失調在學科分化上表現得尤為明顯。記者發現,語文、數學、英語三大主學科的男教師執教率普遍低於30%,男班主任老師佔學校班主任老師的10%,有的學校甚至沒有一名男班主任老師。男教師幾乎都集中在體育學科上。
哈市呼蘭師范專科學校招生就業處的李老師說,呼蘭師專每年畢業的2000多名師范生中,男生人數僅佔1/5,而這400多人中,還有1/3選擇了非師范專業就業。也就是說,呼蘭師專每年只有200多男性教師到哈市各中小學校執教。
影響學生人格培養
『與女教師相比,男教師有很多優勢。』記者在調查中了解到,絕大多數的女教師都認為男教師教學思路比較開闊,能給學生提供比較廣闊的學習視野。另外,男教師在管理班級時更有利於學生形成寬厚和豁達的處事態度以及勇敢、果斷的性格特質。156中學學生張騫說,她們十分『渴望』得到男教師的教導,原因是男教師上課更幽默、風趣。
教師性別比例懸殊帶來的影響引起越來越多學校和家長的關注。一位教育界業內人士指出,如果一個孩子從幼兒園到小學期間,一直都處在女性的包圍中,這對他的性格發展是非常不利的。一個學校男教師太少,就如同一個缺少父愛的『單親家庭』,學生的心理、思維容易出現缺陷。教師性別失衡會對孩子健全人格的培養造成多方面影響。事實上,『女性化』痕跡已在教師性別比例嚴重『失衡』的學校出現,表現在培養學生勇氣、膽量的教育活動不是受到忽視就是無法開展,一些男學生的行為舉止少了『陽剛之氣』,甚至個別學生產生心理缺陷。
一位教育專家指出,要提高老師待遇,吸引更多男教師進入學校,以便更好地培養孩子全面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