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舊)科技·衛生
搜 索
哈爾濱工業大學航天館創建人金永德教授講『嫦娥』
2007-10-27 13:52:18 來源:東北網  作者: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東北網10月27日電(羅悅 記者 高長利)值此『嫦娥奔月』之際,哈工大航天館創建人金永德教授向記者講述了『嫦娥探月工程』的相關知識。

哈工大航天館創建人金永德教授講『嫦娥』

  『我們也要搞人造衛星』

  金永德說,中國的航天工程發展史有三個裡程碑,第一個裡程碑是兩彈一星——氫彈、原子彈、人造衛星。1958年5月17日,毛澤東在中共八大第二次會議上提出『我們也要搞人造衛星』,中華民族從此邁開了進軍太空的步伐。第二個裡程碑是載人航天器,轟動世界的『神州五號』和『神州六號』載人航天器是中國航天工程的第二次飛躍。第三個裡程碑就是如今的繞月工程。

  探月工程論證到啟動歷時10載

  金永德說,我國早在1994年時就曾組織相關專家對開展我國月球探測的必要性、可行性進行過初步的分析與論證。1998年,專家們再次對中國月球探測的可行性和必要性以及科學目標進行了系統的分析與研究。到2000年8月時,在國防科工委的組織下,評審組對中科院提出的『月球資源探測衛星的科學目標與有效載荷』進行了評審。之後,專家組成立,開始了關鍵技術的攻關和地面應用系統的研究工作。在充足的准備工作後,我國的月球探測項目在2001年10月正式立項。2004年1月,探測一期工程正式啟動。中國月球探測工程由論證到正式啟動經過了10年進間。經歷方案論證、初樣研制、正樣研制和發射4個階段。

  『嫦娥探月工程』名稱由來

  什麼是『嫦娥工程』?金永德說,2004年2月25日,國防科工委宣布中國月球探測工程正式實施,由於它與嫦娥奔月這一具有濃厚的中國傳統和文化基礎的故事有著奇妙的聯系,故把這個工程正式命名為『嫦娥工程』。

  金永德講述了嫦娥工程的『三步曲』——繞、落、回。『繞』就是指月球的探測工程。首先要發射月球探測衛星,突破地月飛行進行,進行遠距離測控、通信以及月球的探測、分析等技術項目,建立月球探測航天工程初步系統。『落』就是嫦娥一號降落在月球表面,對月球表面的資源以及空間和陸地狀況進行采樣。『回』是指第三期工程,進行月面巡視勘察與采樣經所采得的樣品帶回地球進行技術分析。

責任編輯:李越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