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社會萬象  >  民生
搜 索
多數鄰居相鄰『不相識』 居民渴望鄰裡親情
2007-10-30 16:05:34 來源:東北網-新晚報  作者:任清海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東北網10月30日電 『雖然一個單元門裡住著四五十戶人家,可一個鄰居的名字也叫不上來,更不要說都在什麼單位工作,家庭情況怎樣。』住在道裡區某小區的孫大娘感慨地說,現在鄰裡之間越來越『遠』,雖然大家都希望找一個好鄰居,可誰都不好意思先張口,怕打擾了別人。記者日前對某小區居民進行隨機采訪,有將近六成的居民叫不出鄰居的名字,只是『臉熟』,對樓上樓下鄰居知之甚少。

  孫大娘是兩年前搬進這一高檔小區的,該樓共24層,一層兩戶,電梯直接通地下車庫。因為作息時間不同,即使住在同一樓層,鄰居間也很少見面。和孫大娘的感受一樣,住在同一小區的魏大爺說,過去住的居民樓雖然條件差一些,但樓裡的人幾乎都認識,鄰居之間相互串門,登門收水費、衛生費,大家關系很融洽。可現在交費去銀行,衛生有專人打掃,有問題找物業,甚至缺瓶醬油也只要打個電話,就有人送進家門,像過去那樣大家在一起看電視、聊天的熱鬧場面再也看不到了,鄰居之間越來越疏遠了。家住另一小區的王女士說,搬到小區3年多了,從未到鄰居家串過門,彼此見面僅僅是打個招呼。在記者采訪的十多位小區居民中,有近六成居民不了解鄰居,有七成不認識樓上樓下的鄰居,有三成居民從不與鄰居來往。記者采訪了解到,有的新建住宅樓更加高檔,智能電梯直達每一位住戶的家裡,電梯間也成了私人空間,『屏蔽』了閑雜人員,如果沒有主人的同意,想敲門都不可能,成了沒有鄰居的『獨門獨戶』。采訪中,一些居民表示,其實大家也希望和鄰居多走動,但怕敲門招人煩,更怕被別人誤解,所以總是不好意思。

  據了解,隨著社會的發展,人們自我防范意識增強,對個人隱私的保護也更加注重,人們的交往方式也發生了改變,不過,一些小區居民還是通過作操健身等途徑與鄰裡進行接觸和溝通。而更多年輕人則借助網絡平臺,通過小區論壇、QQ群,與鄰居們增進了解。有關人士表示,盡管各自家庭背景、社會閱歷以及文化素養有差異,但鄰居間應該多交流多溝通,畢竟『遠親不如近鄰』。

責任編輯:宋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