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10月31日電 幫鄉親們把糧賣上好價——記我省農民糧食經紀人李樹財
在2007年黑龍江金秋糧食交易合作洽談會上,來自我省克東縣的李樹財在幫15個農民兄弟找『婆家』,忙得滿頭大汗。
『我省的糧食質量好,產量高,但是農民的糧食賣起來卻挺難,糧價相對較低,而且相當一部分利潤被糧販子賺去了,影響農民收入。』李樹財說,『我是一個農民,患有先天性白內障,啥也看不到。2005年,在政府「復明工程」的幫助下,我終於看到了這個世界。復明後,我就琢磨著如何讓自家的70多畝地的糧食賣上好價,還要幫鄉親的糧食也能賣上好價。』
本著這一信念,李樹財四處打聽糧價的信息,哪個鄉的糧價稍高點,他就把信息及時告訴村民;哪個縣的糧食有漲價的趨勢了,他也及時告訴村民。由於知道市場行情,一些村民在他的信息指導下每斤糧多賣了幾分錢。附近准備賣糧的村民都找他打聽糧價,也有糧商找他收糧,因此他也成了遠近聞名的糧食經紀人。
『我省的糧食價格不是我省自己說了算,還跟國內和國際的行情密切相關。』李樹財說,想知道國內和國際的行情,就必須了解期貨市場。
『我文化低,根本看不懂關於期貨的書籍,於是就到期貨公司參加培訓班,並向專業人員請教。我以前是盲人,家庭條件不好,到現在還欠親戚朋友3萬元。但是為了聽一次大連大豆交易所的講座,我特意坐車去聽課。沒錢住旅店,就在火車站候車室坐了一夜。』
『大連大豆交易所和一些專業的糧食網站得知我的情況後,免費給我了開通了手機短信服務,每天給我發送期貨市場的信息。我把這些信息第一時間告訴村民,指導他們如何適時賣糧。』
『每一分錢的糧食款,都是農民的血汗錢。我幫農民賣糧,從來不收農民一分錢;糧商找我收糧,我也不收回扣。』
李樹財說,此次參加糧食交易會,他還把15個村民一起帶來了。『我把他們安排到附近的小旅店裡住下了。我在會上找糧商談,然後讓糧商再與農民洽談。』『我今年不僅想讓鄉親們把秋糧賣出去,還希望糧商和鄉親們直接簽訂訂單,讓農民種糧心裡有底。』
如今,李樹財已是我省兩個國家級農民經紀人中的一個,也是省糧食協會惟一一名農民會員。『我不知道這幾年幫農民賣了多少糧,也不知道讓農民多賺了多少錢。但我知道,我省的農民信息還不是很通暢,我不僅要幫著農民把糧賣出去,還要賣上好價錢。』李村財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