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舊)科技·衛生
搜 索
新課改要求:老師要從辛苦型轉向專家型
2007-11-01 15:28:15 來源:東北網-生活報  作者:呂曉艷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東北網11月1日電 在教學崗位上靠起早貪黑看著學生學習的教師已經無法滿足哈市中小學教學的需要,教師們應該在潛移默化中培養學生良好的行為和學習習慣,使學生達到全面發展,教師將由辛苦型向專家型轉變。這是記者今天在哈市教育局舉行的哈市49中校長辦學風格展示會上獲悉的。

  『僅僅依靠每天起早貪黑的敬業精神去教學已經跟不上新課程改革的需要了。』哈市第49中學校長馮華在辦學風格展示會上說。興華小學校長高殊表示,新課改以後,教師的角色正由低層次向高層次轉變。香濱小學校長孫唯認為,教師在潛移默化中培養學生良好行為和學習習慣是教師由辛苦型向專家型轉變的前提條件。

  『學生良好行為習慣和學習習慣的養成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做到的。』興華小學校長高殊說,自私、冷漠、孤僻等性格在現代孩子身上日益體現,缺少責任心、沒有愛心,以自我為中心,不會與人相處,甚至連正常的禮節都不懂……想解決這些問題學校和教師都要想各種辦法,可以讓學生學習傳統文化,從小學階段開始就誦讀《論語》和《三字經》。探索出讓學生在學國學的過程中形成良好的行為習慣。

  哈市第69中學高級教師、市級骨乾教師劉芃認為,學生良好學習習慣的養成離不開教師的及時指導,引導學生自主發展。在學習方法上,各學科教師應該指導學生怎樣預習、聽課、完成作業;教師在授課方面,應該做到生動有趣,吸引學生的注意力。而一些學生在課堂上掌握不了知識會有自卑心理,教師應該鼓勵和幫助這樣的孩子。

  『在新課程背景下,學校要求教師實現角色轉變。』馮華說,學校教師死看死守只注重昇學率的做法,很容易培養出高分低能的人。目前教師應該從『教書型』即(辛苦經驗型)發展到『研究型』(反思探究型)直至發展到專家型(創新發展型),教師發展的目標應是『學者型』。

  哈市156中學校校長介紹,目前,哈市許多學校分別采取骨乾教師『引領課』、年輕教師『匯報課』、課程改革『研討課』、隨機檢查『抽簽課』、集體調研『會診課』、問題教師『跟蹤課』等方式提昇學校全體教師的教學能力。

  哈市一教育界人士表示,新課改以後教師應由實踐者轉變為研究者;由課程的實施者轉變為課程的開發者。

責任編輯:強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