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11月7日電 記者從國家統計局哈爾濱調查隊獲悉,調查隊近日利用萬戶居民調查網絡,從市民的就業、收入、教育、住房、醫療、社會保障等方面入手,廣泛收集市民對『幸福感』的基本看法與評價,進行民生民意專項調查。調查結果顯示,約七成市民的綜合幸福感達70分以上,中老年人比年輕人更『惜福』。
調查顯示,政府在『民生』方面的工作,得到大多數市民的肯定,滿意度達到76.2%。在問及『如果把所有因素全部考慮進來,滿分100分,您給您的幸福打多少分』時,有24.7%的被訪者認為自己的幸福感在90分以上;認為幸福感在70分至90分的有45.4%;60分至70分的有22.9%;60分以下的僅有7%,多數市民自感幸福。
從調查者的年齡段看,市民的幸福感分值呈現出中老年人比年輕人更覺得幸福的狀態,年齡分布呈年齡越小幸福感越低的趨勢。據統計,25歲以下的市民和60歲以上的市民幸福感分別為50分和74.8分;26歲至39歲和40歲至59歲兩個年齡組的幸福感分別為70.1分和69.1分,都高於25歲以下年齡組20分左右。據分析,除了不同年齡組對幸福的理解不同外,25歲以下的青年現在正面臨昇學、就業等壓力,並且沒有『上山下鄉』等艱苦的經歷,所以對幸福的認知和中老年人有差距。
在今年全國各大城市幸福滿意度的調查中,哈爾濱人的幸福指數不斷攀昇。省社科院社會學所副所長王愛麗研究員認為,現在國家越來越重視人們的幸福指數是一件好事,說明我國已從片面崇拜GDP的唯經濟指數時代進入到追求社會協調發展、綜合指數的時代,重視人們的幸福指數是一種對人文價值的關注,是社會進步的一種表現。哈爾濱人幸福感不斷提高,說明我們的城市在進步,是城市的魅力帶給大家一種幸福感。
從『幸福感』的問卷調查內容上看,多數市民對環境表示滿意,對社會治安狀況感覺良好,但是教育費用偏高、看病難、看病貴以及食品價格增幅較大等問題,仍使市民的幸福感受到影響。大部分市民表示,希望有一份理想的工作,工作不僅是謀生的手段,最重要的還是實現個人價值和理想的途徑。有一份滿意的工作,個人價值得到體現,贏得了社會尊重,激發自尊、自立意識,也更容易快樂滿足,幸福感也會隨之提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