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社會萬象  >  民生
搜 索
加格達奇區加北鄉幸福村:用勤勞守候幸福
2007-11-05 14:03:46 來源:東北網-黑龍江日報  作者:孫國富 楊衍偉 孫昊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鄭寶峰指著自家正蓋著的二樓高興地說:『明年,我也能住上樓了,我們全家人打心眼裡樂啊!』

  東北網11月5日電 記者走進加格達奇區加北鄉幸福村,通區、通鄉公路穿村而過,一排排瓦房整齊劃一,老人在村頭的樹下悠閑地下棋、聊天,孩子在一旁嬉戲,卻很少能看到年輕人。

  看出記者的疑慮,村支部書記劉麗東說:『都忙著呢,俺們這個村沒閑人!』

  冬儲窖『儲出』富裕

  幸福村600多戶, 2000多人口,人均土地2.5畝。1964年,幸福村開發建設之初,先從大慶遷移過去一些人,隨後又從各地遷徙一些村民。那時,村民辛辛苦苦耕作一年卻只能糊口。

  三組村民付德全頭腦靈活,當他看到秋天只賣1角多錢的白菜到春節時能賣到四五角錢時,想出了兩個招:出去包地和反季節窖儲。付德全租了3公頃地,一年下來,收了五六萬公斤白菜、蘿卜和土豆。他挖了一個300多立方米的窖,秋天只賣了一小部分,將其它的都進行窖儲。春節到市區的中央商城去批發,賣完一算賬,要比秋天賣多收入5000多塊錢。

  付德全冬儲的事兒一傳十,十傳百,大家都紛紛效仿。村民滿國軍建成了全村最大的能儲存近30萬公斤秋菜的冬儲窖,他除了自己家進行冬儲以外,還有償為大家儲存秋菜,僅這一項,年收入就達1萬多元。『同樣是種地種菜,可蔬菜卻能成倍增值,關鍵就是打季節差!』滿國軍興奮地說。

  據統計,幸福村目前共建有大大小小的冬儲窖150多個,每年儲存的秋菜達400多萬公斤,每年可為村民增收90多萬元。

  萬只雞『搬來』小二樓

  還沒走進村民鄭寶峰家的雞捨,就聽得雞鳴聲不絕於耳。鄭寶峰前幾年買了本村帶雞捨的房子,和妻子試著在家裡養起了雞,第一年抓了600多只雞,便賺了7000多元。而到2006年,已有11000多只雞。32歲的鄭寶峰高興地告訴記者:『今年的行市好,怎麼也得收入七八萬元。』

  雞捨旁邊還矗立起一座二層樓,鄭寶峰說:『看到別人住著樓房,自己心裡也癢癢。這不,這幾年養雞也攢了些錢,就蓋了這小二樓,享受一下。今年是住不進去了,明年,請你們到我家的小樓裡做客。』

  在幸福村,如今像鄭寶峰一樣的養雞專業戶有30多戶。除此之外,一些村民還試著搞起了加工業。村民於國清開辦了300多平方米的益民醬油廠,生產袋裝的醬油、醋、農家大醬,一年下來,也有3萬多元的收入。如今,老於正琢磨著擴大規模,上瓶裝的產品,讓產品不僅走進當地的超市,還要向大連、營口、?魚圈等地進軍,佔領市場。

  農村經紀人『鼓搗』走200多人

  幾年前,幸福村有200多富餘勞動力,為了給這部分人發展經濟找出路,幸福村積極培育農村經紀人。

  積極調整產業結構,充分發揮農村經紀人的優勢,帶他們闖市場、找商機,這是村黨支部書記劉麗東給出的答案。

  劉彥青是幸福村第一個帶領農民出去打工的經紀人,他帶領60多名農民到加格達奇嶺南糧庫去打工,每人每月可掙到1500多元。秋天,他還到河北聯系客商,在本地能賣3角錢一公斤的土豆,客商收購價達7角錢。每年他能聯系外賣50多萬公斤,不僅自己有2萬多元的收入,也為農民增收近20萬元。

  經紀人劉萬寶,會瓦工活,他帶領30多人到鵬大公司的工地打地面,一天能收入50元,平均一年下來每人可收入7000多元。目前幸福村有農村經紀人6人,都獲得了省工商部門頒發的經紀人資格證書。

  『這幾年,幸福村通過發揮經紀人的紐帶作用,使所有剩餘勞動力都有活乾了。下一步,我們將對經紀人進行「充電」,讓他們充分發揮網絡信息的作用,上網淘金。』村支部書記劉麗東說。

  如今,幸福村電視、電話入戶率達100%,擁有農用四輪車300多臺,全部有配套農機具。村裡有2個醫務室,農民就醫用藥非常方便,農村合作醫療參合率達100%。 70歲以上的老年人均享受最低生活保障。今年,農民人均收入預計達到4000元左右,作為移民村的幸福村終於過上了幸福生活。

 

責任編輯:孫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