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經濟·旅游  >  經濟
搜 索
畝產1100公斤 黑龍江省種植美國甜玉米獲豐收
2007-11-09 15:51:07 來源:東北網-黑龍江日報  作者:崔秀萍 邵晶岩 姜燕濱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東北網11月9日電 黑龍江省和哈爾濱市農業開發部門扶持的美國甜玉米項目經過3年的篩選試驗,從20多個甜玉米品種中選出2個最適合當地氣候條件的品種,今年在哈爾濱市南崗區紅旗鄉大面積試種,畝產達1100公斤,畝效益700元,紅旗鄉3個村的200多農戶受益。

  據介紹,由於我省土地集中,適合機械耕作,晝夜溫差大,有利於作物合成糖分,加上有機肥的使用,美國甜玉米的棒長達20厘米以上,並且子粒飽滿,完全可以滿足收購方的要求。

  為保障品質,美國甜玉米的生產要求大機械作業,包括深翻深松,機械播種等。該項目的承辦單位——菁菁公司將當地的土地連片轉包,適應了大機械作業要求。甜玉米生長期間至少要進行兩次噴灌,為避免低溫使作物生長停滯,該公司指導農民利用太陽能加熱,將噴灌的水加熱到適宜的溫度再進行噴灌。

  據了解,甜玉米在國外被作為早餐食品或用於生產飲料,在日本和韓國被用於生產玉米糖漿,被視為餐桌上的蔬菜。今年,菁菁公司大面積種植獲得成功,作為美國通用公司在中國的生產基地之一,明年的種植面積將擴大到1萬畝。

  當大部分農民還只是把網絡作為聽歌、看新聞、玩游戲的消遣方式時,精明的康莊人卻在網上學技術、查找信息的同時,又從城裡人的時髦詞兒裡找到了商機,網上『淘金』,讓不少村民受益匪淺。村民張彥在網上『相中』一臺中型玉米收割機,詳細諮詢後,便通過網絡向廠家訂購該產品,不但少花了近千元錢,廠家便還把機具送到家門口。每年秋收,張彥忙完自家的地,就開著收割機為十裡八村的鄉親們收割玉米,收入達3萬多元。一些年輕人還在網上開了屬於自己的小『店鋪』,他們把自家閑置的農用書籍、二手家電擺在『店鋪』裡銷售。就這樣,康莊人坐在家中輕點鼠標,在盡情享受網絡帶來的無窮樂趣的同時,不花一分錢,就嘗到了當老板的滋味,還有了額外的收入。

  康莊人會賺錢,也會生活。他們不但從城裡人的時髦詞兒裡找到了商機,還把城裡人最為時尚的休閑健身理念融合在自己的生活裡。在康莊村,讀書學習、文化娛樂、休閑健身,一個都不能少。1998年,村民王淑清就建起了『農家書屋』,為村民們提供各類報刊雜志和農用科技讀物;當酗酒、賭博、搓麻等惡習仍在農村盛行時,康莊村農民的文化生活卻豐富多彩,扭秧歌、卡拉OK比賽、讀書會、籃球賽成了大伙最熱衷的事兒,鄉親們說:『我們沒有城裡人那麼高檔的休閑健身場所,可是這效果和心情一點兒都不差。』

責任編輯:張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