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東北網11月14日電 髒,臭,鬧——居民頻頻舉報,企業大叫冤枉,執法部門多次『執法』無效……近一年過去,居民仍深受其擾。一個沒有營業執照、沒有環保許可證、非法搭建鍋爐的企業,公開經營11個多月,為何多個部門執法卻未果?
據《人民日報》11月13報道,11月12日16時45分,記者再一次來到位於哈爾濱市道外區南極街上的麗都會館。霓虹燈在夜色中閃耀,走進會館內,迎賓員走上前來問道:『要洗浴嗎?』無疑,麗都洗浴仍在正常營業。
記者隨後來到麗都會館後面的中財雅典小區內。只見一輛大車停在會館的鍋爐房門前,兩名裝卸工正在往車上裝爐渣。鍋爐房內的鍋爐正在運轉,沿牆而上的3根大煙囪直插夜空。
早在9月份,記者接到群眾舉報,哈爾濱市道外區一個無環保審批手續、無工商營業執照、私建鍋爐房的餐飲洗浴中心,3個執法部門先後責令其停業,但企業仍在照常營業,3根大煙囪和鍋爐造成的粉塵、噪音、異味在長達9個月的時間裡影響著小區幾百戶居民的正常生活。
小區居民:
舉報11個月有餘,問題仍未解決
11月12日,哈爾濱市道外區南極街的中財雅典城小區,記者看到,麗都花園國際商務會館的簡易板棚,緊鄰小區的2號、3號樓,棚內安裝了6臺燃煤鍋爐。沿牆而上的3根大煙囪冒著濃煙。
『3根大煙囪經常濃煙滾滾,一股怪味,我們聞了一年多了,家家不敢開窗戶啊。』家住小區2號樓3單元的張大爺向記者述說著。
說到眼前的大煙囪,住在5單元的陳女士搶過話說:『大家向有關部門反映了很多次,前些日子,來人把這鍋爐房的門和房蓋扒了一下,可不知道什麼時候又修復了。真不明白,怎麼就沒人管得了呢!』
小區居民、業主委員會、物業管理公司從2006年12月起,就或信函或電話或上訪,多渠道對鍋爐房的安全、污染問題進行了舉報,但是舉報在各部門間來回走了9個月,問題至今未解決。
環保局:
無執法權限,無法對違法企業采取強制措施
哈爾濱市道外區環保局劉志范局長說,區環保局去年12月就接到過市民投訴,工作人員調查後發現該企業提供不出任何環保審批手續,屬於無照經營,但是下達法律文書、履行法律程序時,卻受到該企業工作人員的刁難和恐嚇。
今年,道外區環保局再次接到舉報後又去檢查,但因無照經營,沒有執法主體,執法權限又不在環保部門,無法對企業采取強制手段。『按規定,像這樣影響居民生活的加建項目,是要征求小區居民意見的。他們這是擅自違章建築。』環保局劉局長說。
工商局:
找不到無照經營企業負責人,調查取證難
道外區工商分局孫副局長說,『麗都』只在道外工商分局南馬工商所辦理過一次『核名』手續,但至今未到工商部門辦理營業執照,也沒有工商部門核發的臨時營業執照,屬於無照違法經營。
『我們先後下了4次停業整頓通知,催促他們辦手續,但環保審批始終沒辦下來,目前已經被工商局立案,但由於找不到負責人,案件的調查取證很難。』
南馬工商所的遲所長解釋,『麗都』是街道辦引進的大企業,投資幾百萬,安置了不少員工,還交了不少稅,停業一天損失就是3萬塊。『但我們研究後還是決定先封停,再整改變更。』
『但目前情況有變化,沒法查封。』原來,9月3日『麗都』突然拿出原來中財雅典休閑俱樂部的工商執照,要求辦更名手續。
個體戶科的王科長解釋說,問題久拖不結,主要是因為企業工商登記的前置要件規定問題。哈爾濱的地方法規和國家的相關法規有所衝突,在實踐中工商部門進退兩難。
城管局:
行政處罰決定書生效,會向法院申請強制執行
道外區城管行政執法局局長李思遠接受記者采訪時說,今年5月,接到舉報調查後認定,『麗都』鍋爐房沒有手續,屬於私建房,於5月27日下達了責令改正通知書,限6月1日前自行拆除,但鍋爐房繼續使用;6月4日,發出告知書,限7日內拆除,局面依舊;6月8日,發出行政處罰決定書,兩個月內企業沒有提出行政復議,馬上就到法律規定的三個月了,我們會向法院提出申請,法院批復後就可以強制執行,拆除違章建築。
11月12日,記者又一次采訪了道外區城管行政執法局,局長李思遠說,按照程序,城管行政執法局已經拆除違章私建的『麗都』鍋爐房建築,目前群眾反映鍋爐房重新搭建,可能是企業擔心雨雪天氣導致鍋爐爆炸臨時蓋的。
采訪中,記者了解到,執法部門的態度都很明確——『麗都』違法,要處理,該處罰……可小區居民尚未看到處理結果。
道外區的王憲民副區長說,現在工商、稅務、環保部門都垂直管理了,區裡多次協調,請他們盡快依法辦理,省、市、區都已把此案列為重點督辦,應該很快會有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