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 索
黑土地編織『綠色希望』--黑龍江省打造生態強省促進可持續發展
2007-11-15 07:42:26 來源:新華社  作者:齊中熙、徐宜軍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新華社哈爾濱11月14日電 題:黑土地編織『綠色希望』--黑龍江省打造生態強省促進可持續發展

  冰城哈爾濱的冬季供暖已經開始,但閩江小區的郝文田大爺一大早還是推開了窗戶,呼吸一下新鮮空氣。

  『要是在往年,冬天很少有人會開窗戶,就是不開窗,窗臺上都落了一層黑灰。』正在晨練的郝文田說,『現在哈爾濱很多地方都實行集中供熱,拆掉了很多大煙囪,空氣自然變得好多了!』

  如今,依托綠色優勢、打造生態強省已經成為黑龍江省上下的共識,擯棄以往犧牲資源環境換取經濟增長的發展思路,黑龍江省不懈追求建設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社會,珍愛綠色,經營綠色,共享綠色,編織著黑土地無限的『綠色希望』……

  珍愛綠色,樹立生態文明觀念

  11月9日,記者前往黑龍江省七臺河市的寶泰隆煤化工集團采訪時,正趕上集團幾位技術人員研究下一步如何擴大煤產品循環再利用。

  集團副總經理卜慶民告訴記者,他們這個煤炭企業可不只是傳統的挖原煤、賣原煤,那樣不僅經濟效益不高,也是對資源的浪費。現在,挖出的原煤只是原料,還要進行深加工。

  記者在這個集團看到,原煤一出礦,就進入了一個『循環通道』。通過洗煤、煉焦、煤化工等一系列程序,生產出精煤、冶金焦炭、苯、煤氣、氫氣、甲醇、石腦油等十餘個深加工產品。在加工過程中產生的熱能還能用來發電,同時供附近小區居民冬季采暖,剩下的粉煤灰用來做節能環保的建築材料。

  卜慶民說:『十七大報告提出讓循環經濟形成較大規模,可再生能源比重顯著上昇。這就是一個明確的信號,也是我們能源生產企業必須走的一條道路。』

  黑龍江是資源大省,有大油田、大森林、大煤礦和黑土地,但隨著經濟的發展,黑龍江省也一度感受到了可采資源衰退、黑土流失、流域污染帶來的環境變化之『痛』。

  『作為資源、生態大省,生態環境是個優勢,但容易產生吃資源環境飯的想法,黑龍江省在以往的發展中消耗了很多資源。』黑龍江省節能減排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主任李榮凱說,『黨的十七大報告指出,要建設生態文明,基本形成節約能源資源和保護生態環境的產業結構、增長方式、消費模式,這極大地鼓舞了黑龍江發展的信心,全省正在全面推進節能減排重點工程,堅持在合理開發中加強資源和生態保護,珍愛綠色,珍愛自己的生存環境。』

  今年以來,黑龍江省制定了節能減排綜合性目標方案,與各地市和主要用能單位簽訂節能減排目標責任書,制定松花江流域水污染防治規劃內的項目建設時間表,並納入各級領導乾部的目標考核體系。

  『節能減排任務很重,但我們有信心構建一個和諧的生態環境。』李榮凱說。11月初,黑龍江省發改委等部門正在積極調研,力爭盡快出臺《黑龍江省節能減排條例》,把節能減排納入法制化軌道。

  既要節能減排,又要建設生態,黑龍江人提出了生態立省、生態強省的發展戰略,整體生態環境質量有了可喜的改觀。從生態省建設啟動到2006年底,全省共完成退耕還林76.2萬公頃,森林覆蓋率提高到43.6%,治理草原64萬公頃,全省自然保護區總數達177個,佔全省國土面積的11.5%。

  『黑龍江的生態省建設解決了一個發展方式和生存方式的問題,是全面落實貫徹科學發展觀的嘗試。到2020年,黑龍江省將發展成為自然和諧、地綠天藍、物質豐富、生態文明的生態經濟強省。』黑龍江省生態省建設辦公室主任趙宴濱向記者描繪了一個美好的發展前景。

  經營綠色,生態經濟成為新的經濟增長點

  『打綠色牌,走特色路。』黑龍江省依托良好的生態環境,經營生態、發展生態經濟已經成為這個省新的經濟增長點,綠色食品和生態旅游等相關產業讓農民實現了增產增收。

  11月8日,哈爾濱五常市有機水稻種植戶趙開進給記者算了算今年的經濟賬:

  『我們現在種的全是無污染的有機水稻,一斤水稻比普通水稻要多賣兩毛多錢,一畝地就能多掙200多塊。過完年,我們有機水稻種植合作社還要給種植戶分20%的紅利。我們家4?地今年打了將近6萬斤稻子,賣一塊四一斤能賣個8萬多塊錢,比種普通水稻多掙一萬多塊,還不算來年分紅的錢!』

  趙開進所說的有機水稻種植合作社是五常市民樂朝鮮族鄉紅光村104個水稻種植戶自發組織的,一共種植了6500多畝有機水稻,每年都能比普通水稻多賣不少錢。

  在黑龍江這片肥沃的黑土地上,還有很多這樣的水稻合作社、大豆合作社、山特產品合作組織,這也是黑龍江省發展生態經濟、不斷改善生態環境的一個縮影。

  目前,黑龍江省綠色、有機和無公害農產品已發展到14大類、1300多個品種。綠色食品基地面積、生產總量和經濟總量等主要指標居全國第一。在全國設立了900多個綠色食品批發、配送和銷售網點,產品還銷往美國、日本等36個國家和地區。

  生態旅游也已經成為黑龍江省的一塊金字招牌,一年一度的冰雪節、養生度假節、五花山節等,旅游人次和收入連續11年以兩位數速度增長,黑龍江省已經成為全國旅游業發展最快的省份之一。今年7月和8月,涼爽的黑龍江共接待游客1441萬人次,旅游收入達75.7億元。

  黑龍江省綠色食品辦公室副主任孫景峰自豪地說:『在資源環境容量的基礎上確定合理的發展速度和發展方向,黑龍江省的生態優勢正逐步變成經濟優勢。綠色,將是黑龍江省招商引資的一大招牌!』

  共享綠色,讓人民在良好生態環境中生產生活

  進入冬季,哈爾濱的冰雕雪塑制作者就開始了一年一度的冰雪大世界的前期准備工作。在冰雪大世界工作的趙洪軍說:『這兩年哈爾濱的雪明顯變白了,不像過去那麼埋汰(髒),這樣的哈爾濱纔是真正的冰雪童話世界!』

  然而在前些年,供暖期將近半年的哈爾濱一到冬天,天空總是灰蒙蒙的,剛下來的雪也被染成了灰色,居民甚至不敢在陽臺上晾曬衣物。

  位於哈爾濱市香坊區的菜藝小區曾是哈爾濱市的一個平房區,一個個小煤爐、大煙囪把天空弄得烏煙瘴氣。現在,這裡已經拆掉了大煙囪,全部實行集中供熱。

  據哈爾濱市環保局副局長周林波介紹,最近兩年,哈爾濱重點進行了城市環境基礎設施建設、城市集中供熱建設。先後拆除燃煤鍋爐970臺,拆除大煙囪1115座,新增集中供熱面積3670萬平方米,市區集中供熱普及率達到61%,共減排煙塵2.4萬噸。

  此外,哈爾濱還重點建設城市生態功能圈,植樹造林、退耕還林8.5萬畝,改良草原19.8萬畝,治理沙化土地1.7萬畝,建設了林帶環繞、草原鋪襯、湖泊點綴、林園鑲嵌的生態功能圈,不斷提高城市環境質量。

  『十七大報告裡說要讓人民在良好生態環境中生產生活,我覺得這話說得特實在。環境好了,老百姓心裡也特別暢快。』在菜藝小區一家小店門前,孟憲章一邊玩著象棋一邊說。

  據環境部門監測,哈爾濱市空氣質量達到和好於二級的天數長達304天,佔全年總天數的83.3%,比2000年增加62天。人們在享受經濟發展成果的同時,還享受著良好的生態環境帶來的清風和越來越多的好天氣。

  『建設適宜創業、適宜人居的全面發展的現代文明城市,是哈爾濱人新的追求和目標。』周林波說,『沒有良好的生產和生活環境,再快的經濟發展都是缺乏競爭力的。』

  11月的黑龍江大地,寒冷來得似乎晚了一些,冰城哈爾濱的街頭,樹梢上依然掛著一絲綠意,在這片肥沃的黑土地上,綠色的希望正在蔓延……

責任編輯:岳同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