參與選舉的多為社區中的老人。
東北網11月15日電 哈爾濱市第二屆社區居民委員會換屆選舉已進入推選候選人階段,正式選舉日期是11月24日至12月2日。記者在幾天來的采訪中,覺察到了『換選』中的一些值得注意的現象。
自願:非自願者不列入選民名單
根據省裡有關通知,『開展選民自願登記試點的市(地)轄區(含縣、市),社區選民基數以規定時間內自願、主動到社區選舉委員會進行登記的選民數為准,非自願、未主動登記的居民可不計入選民基數,不列入選民名單。實行選民自願登記試點的社區,自願登記選民應不少於社區內具有選舉權和被選舉權的居民總數的30%』。
哈爾濱市某區民政局基層政權科負責人對以上模式做了闡釋。她說,根據以往情況,我省許多城市社區居委會換屆選舉,居民實際參與人數較少。基層自治組織選舉中,投票選民未過半,選舉是否有效,這是困擾人們多年的難題。
在她看來,選民基數以自願登記的選民數為准,是在投票選民未過半的情況下,保證選舉成功。
拍照:留存證確保告知義務
為達選舉宣傳家喻戶曉的目的,預防個別選民事後以選舉委員會未履行告知義務,致使其選舉權利未實現為由投訴,道裡區的有些社區采取了『拍照存證』的做法。撫順街道辦事處安祥社區居委會和地德裡社區居委會兩位主任介紹,他們分別在各自社區的所有居民樓單元門上粘貼致廣大選民的一封信,並拍照存證。這些社區工作者還將告知單和登記表送到每戶居民家中。對那些三次送『表』『單』,而家中無人的住戶,社區居委會要求把告知單粘貼在該戶居民家的門上,也拍照存證。
但是,同居委會積極的宣傳態度相比,許多居民對此反映冷淡。記者采訪了兩位居民,他們至今未見到告知單和登記表,但他們都說『沒事兒』,說可能居民小組長敲門送單時家中無人,收不收到無所謂,一居民說即使自己收到告知單也不想參選。
議論:居委會成員是否應在本社區
根據我省選舉實施方案,在參選資格方面放寬了尺度,它規定『對具有豐富社區工作經驗、能力素質突出的非戶籍所在地的優秀人纔,經社區換屆選舉委員會確認,可不受連續居住一年以上的限制參選。』附加條件是『這類人纔的參選,每個社區不應超過2人,其戶籍應在同一街道辦事處轄區之內』。
對此道裡某社區居委會主任王女士持不同意見。她認為,居委會成員,特別是居委會主任,須是本社區居民。居委會成員來自本社區,可以充分貫徹自治制度,其次社區建設好壞關乎其自家利益,從而增強責任感,也方便工作。
安祥社區居委會主任韓志榮說,幾天前的一個公休日下午,該社區一精神病患者在自家陽臺欲跳樓,有人報警,韓女士家在本社區,聞訊在第一時間趕到,並根據該戶在居委會留下的聯系方式,迅速通知了患者家屬,避免了事故發生。松花江水污染事件中,安祥居委會成員在晚9時接政府緊急通知,僅用半小時,全體居委會成員就集合完畢,連夜在社區各單元門張貼緊急儲水通知,這件事說明居委會成員在本社區居住方便工作。
目前哈爾濱市許多社區居委會主任並非他所供職的社區居民。2002年哈爾濱市居委會成員的產生方式是『社會招聘加選舉』,2004年第一屆社區居委會換選是『以評代選』。
對此,哈爾濱市地德裡社區居民張某說,他所在社區有居民3000餘戶,8000多人口。這麼多居民中肯定有願意服務社區的『優秀人纔』,不必去本社區外尋找。居民李某認為,『外人』來管本社區,會給人造成居委會成員還是』政府機關下派的』這一印象,不利於社區居委會自治精神的發揚。
遇冷:部分人群參選不積極
在此次換選中,記者發現社區居民裡文化程度較低的低保戶、下崗失業人員的參選意識較強,而工薪族、中高收入人群、年輕人普遍對此反映冷淡。
某社區居委會主任分析說,上班族和年輕人學習、工作繁忙,沒有更多的時間和精力參與社區換屆選舉工作;另一方面,他們的『單位人』意識強,『社區人』意識差,多抱有『願意選誰就選誰,跟我關系不大的態度』。而社區居委會在幫貧助困等工作中,與下崗失業人員、低保戶建立聯系多。
不過一位社區居民認為,居民參與選舉的人數多少,一定程度上也反映社區工作的好壞。他說,他所在的社區連個車棚也沒有,他提過意見,但居委會表示無能為力,於是他的摩托車一直在鄰近社區的車棚存放;他的小孩寒暑假期間,在社區裡無人照顧,只能委托孩子學校附近的一個看護班照看。這些事要是社區能解決,提供些實際的幫助,他也會對社區工作熱心些。
采訪後記
《黑龍江省實施〈中華人民共和國城市居民委員會組織法〉辦法》第十二條規定,居民委員會的選舉辦法和具體程序由省人民政府規定。可是我省該《辦法》已施行16年,至今僅針對具體某屆的換屆選舉的實施方案裡規定了居民委員會的選舉辦法和具體程序,尚無法規或規章意義上的居民委員會的選舉辦法和具體程序。有關人士認為,選舉辦法和具體程序立法,可以保證選舉更加公正、有序進行。我省應借鑒重慶市等地做法,早日對居委會選舉辦法進行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