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圖\齊燕
東北網11月16日電 預存話費送水票,結果水廠倒閉了;花費上千元購買的健身卡,還沒等用完就到期了……預付消費的風險總是防不勝防。近日,記者從哈市南崗區消協了解到,消費者艾先生去年和幾個朋友一起在華融游泳館購買了幾十張游泳票,而使用期限還沒到,游泳館卻已經停業了,讓艾先生投訴無門。
據艾先生介紹,2006年10月,他和幾個朋友一起團購了幾十張華融游泳館的泳票,泳票上的有效期為2006年10月?2007年11月30日。而今年10月初,他來到華融游泳館時,卻被告知游泳館早已關門停業了,他手中還剩下的8張泳票也就變成了廢紙。記者從華融飯店了解到,該飯店副一層的游泳館是租賃出去的,游泳館在今年5月份就已經停業,而且游泳館的承租人也早已聯系不上了。關於退票事宜,他們也無法負責。艾先生認為,即使游泳館是租用華融飯店的場地,華融飯店也不應以租用方找不到為由拒絕退票。
像艾先生遇到的這種情況比比皆是,消費者李先生經常有應酬,手裡有很多飯店的代金券,但如果某個飯店不經常去,很有可能就關門大吉了,而手中的代金券也同樣成為廢紙。
對此,消協有關人士提醒消費者,目前很多健身場所、飯店、美容院都是以租賃的方式營業,消費者預付消費的期限越長則風險越大。因此消費者在選購健身卡、美容卡等預付消費卡時,應盡早用完,而且不宜選購儲值金額過大的消費卡。
責任編輯:孫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