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11月18日電 在林甸縣花園鄉,最受農戶歡迎的要數『文化信息資源共享工程』了,小小的互聯網蘊藏著豐富的種養殖技術。大慶地區牧業發達,很多養牛戶這幾年蓋上了小洋樓,生活越來越富裕。原以大棚種植蔬菜為主業的農民陳明詩,去年也轉向了養殖業,可是如何科學高效的飼養奶牛,著實讓陳老漢犯了難。『文化信息資源共享工程』省中心為陳老漢下載刻錄了由國家中心傳輸的農業實用技術中的《怎樣辦好一個奶牛場》、《種草養畜(牛、羊、兔、鵝)實用技術》、《牛病的防治技術》等系列養殖資料,還為他刻錄了一套蔬菜大棚的種植技術光盤。陳老漢通過反復觀看,從中摸索了一套科學飼養奶牛的實用技術,當年就回本。他激動地說:『是共享工程幫我奔上了致富路。』
如今在全省,像這樣實實在在的『文化福利』讓農民的精神生活『富裕』起來。省文化廳廳長白亞光說:『建設覆蓋全社會的公共文化服務體系是實現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奮斗目標的新要求,也是下一步我們工作的一個重點。』
近幾年,我省以重點文化工程為載體,以農村鄉鎮和城市社區為重點,全面加強基層文化建設。據統計,『十五』期間,全省文化基礎設施財政總投資3億元,有50%以上的縣(市)新建、擴建了文化館、圖書館、文化藝術中心等基礎設施。到2006年底,全省文化部門已有公共圖書館95個,群眾藝術館17個,文化館126個,鄉鎮文化站758個。農村文化活動的陣地問題正逐步得到解決。省文化廳副廳長宋宏偉說,到2010年將基本實現鄉鄉都有綜合文化站的目標。
近年來,我省加大了『文化信息資源共享工程』實施力度,目前基層中心和基層服務站總數已達到197個,是全國試點縣數量和投入最多的省份,『數字文化』縮小了城鄉差距的鴻溝。今後我省將繼續完善省級中心、地市級分中心和基層服務網點建設,到2010年實現文化信息資源網絡及服務覆蓋全省的目標。
宋宏偉說,今後我省將組建黑龍江省農村電影院線,組建和發展農村電影放映隊。逐步推廣農村電影『數字化放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