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東北網11月19日電 近年來,哈爾濱市的公交線路增加較快,公交網覆蓋面逐漸擴大,市民的出行問題基本得到了解決。而隨著城市建設的高速發展,新的問題出現了:一些公交線路站點過多,繞道行駛,給乘車市民帶來了不少麻煩。
捨近求遠 繞道行駛
明明可以走近道直線行駛,卻偏偏繞遠走『S』或『U』形路線。在哈爾濱市,繞遠的公交線路非常普遍。
71路是途徑車站最多的公交線路之一,有40站地之多,從城鄉結合部的哈爾濱新三中一直到道外區和平小區。71路車明明可以從和平路走中宣街,直接就能到長江路,卻繞了一大圈,和平路、文府街與文昌街轉盤道、革新街、果戈裡大街、文昌街、宣禮街、宣慶街都留下了其『足跡』。在有的地方,直線只有3公裡,卻要繞行七八站。不少市民苦笑道:『坐上了71路就等於繞遍了大半個哈爾濱。』
205路公交車從哈市香坊區三合園小區發車後,本來可以走三合路,橫穿三大動力路駛上電塔街,卻在三大動力路右轉彎,經三大動力路開到哈鍋宿捨附近,再掉頭返回來,走出一條『U』形路線,這樣就耽誤了近10分鍾的時間。在香坊區三合園小區發車的108路車同樣可以從三合路經電塔街去往中山路,而它卻繞得更遠,從三合路出來後,途經三大動力路、通鄉街、公濱路,拐回中山路,走出一個大大的『U』字形。108路全長只有18公裡,這一繞就繞去了整個車程的三分之一。
新文昌橋已經建成通車快一年了,卻沒有一輛公交車利用這個『捷徑』,不少公交車仍然走老路線。其中203路公交車本可以從學府四道街通過新文昌橋到文政街,但它卻放著新文昌橋不走,仍然在學府三道街、學興路、林興路、苗圃街、文政街打轉兒。
時間延長乘客遭罪
哈市的一些公交車因為繞道行駛,延長了乘車時間,給乘客們帶來了諸多不便。
李新的單位在哈爾濱市老年醫院附近,當初他准備在道裡區河柏小區買房子的時候,看見小區門口的206路公交車正好在哈爾濱市老年醫院有一站,覺得挺方便的,就買下了房子。可他後來發現,206路公交車無論是在建國公園、通達街、陽明街、安和街路段,安發橋、市人力資源市場、市銀行路段,還是從市銀行往市老年醫院路段,走的都是『S』形路線。由於車輛繞行,李新每天在車上要多待20多分鍾。
常常乘坐92路公交車的劉女士對記者說,她家住在華風江畔小區,每天要乘坐92路公交車到位於秋林公司附近的單位上班。因為92路車要在漢廣街那裡繞一下,為了上班不遲到,她每天只好提前15分鍾就出門。即使這樣,堵車的時候也經常遲到。劉女士無奈地說:『我這幾年在單位就沒拿過滿勤獎,少掙幾十塊錢倒沒什麼,單位領導還以為我這個人不求上進呢。』
行程過長司機疲勞
繞遠公交車讓很多司機師傅連連叫苦。因為路線設置過長,很多司機都感到疲憊不堪,有時候連上廁所的時間都沒有。
71路公交車司機劉師傅說,他們工作兩天休息一天,但每天的工作量都大得驚人。司機們每天要連續工作15個小時,平均一天要跑230公裡。71路車單程路線長達23公裡,要求行車時間68分鍾。但由於線路繞行,而且繞行的革新街和果戈裡大街等地段路面狹窄、車流量大、交叉路口多,經常發生交通擁堵,因此現在實際行車時間都在90多分鍾。一圈下來精神高度緊張,經常後背是汗,手腳冰涼。如果行駛過程中遇上堵車,車輛到達終點的時間晚了,他們就顧不上休息,開始跑下一圈。最讓司機們受不了的是,行車過程中如果突然想上廁所,總不能把一車乘客扔在路上吧,所以只好憋著,堅持到終點再上。為了減少上廁所的次數,他們開車時不敢多喝水。劉師傅無奈地說,如果路線不繞遠,行車時間可以減少20多分鍾,這樣每圈下來人不會太疲勞,吃飯、上廁所的時間也都有了。
203路公交車司機紀濱對記者說,現在的公交車線路太長了,一天開4圈,車程達200多公裡。在高峰時間連飯都來不及吃。『兩圈跑下來,人已經精疲力盡了,一旦路上有緊急情況,很難反應過來,現在是硬著頭皮堅持,真盼望站點能減少些。』紀濱說。
在采訪中,一名車隊的調度員告訴記者,哈爾濱有很多公交車為了拉到更多的乘客,都在二、三類街道上跑,存在繞道行駛的現象。停靠站點增加了,行駛裡程相應延長了,確實給司機們增加了勞動強度。但公交車的路線是上級單位定好的,車隊無權縮短。
成本增加 乘客不滿
市民王女士每天乘坐71路公交車到開發區上班,為了不因為公交車繞道行駛而耽誤時間,王女士每天在文府街附近就下車,然後步行5分鍾,換乘其它車輛,因此每天上班要多花1元錢,一個月下來要多花20多元錢。王女士說:『我寧可倒車也不願意在71路車上繞來繞去,別看每天只是多花1塊錢,可一年要多花300多塊錢,相當於我全部交通費的一半。』
家住樂強小區的許女士在道外區上班,每天都要乘坐205路公交車。她對記者說,雖然205路車只是繞道2公裡遠,但要經過哈爾濱鍋爐廠門前的一個交通崗,每天早晨上班高峰的時候,這裡車流量很大,沒有10分鍾根本過不去。去年夏天,許女士乘坐的205路車被堵在了這個交通崗前,結果她打車到單位還是遲到了。從此以後,許女士每天早晨乾脆花兩元錢坐小區門口的港田車,直接到位於電塔街上的205路公交車站臺等車。
馬女士家住哈醫大二院附近,每天坐203路車到哈爾濱量具廠上班,每天坐繞道行駛的公交車讓馬女士感覺很不方便。一周前,哈市驟然降溫,馬女士與一起在站臺乘坐203路車的幾名乘客租了一輛松花江微型面包車,開始『拼車』上下班。馬女士給記者算了一筆『乘車賬』:以前坐203路車平均每月支出44元錢,而現在拼車每人每天花5元錢,一個月按22個工作日計算,要花費110元,比原來坐公交車多支出66元。哈爾濱的冬季長,最少也得拼4個月的車纔行,這4個月要多花近300元錢。馬女士說,多花錢『拼車』是『沒有辦法的辦法』,天這麼冷,要是坐203路公交車繞一大圈簡直是活受罪。現在自己包的車直接從新文昌橋開過,不到15分鍾就到單位了,每天早晨再也不用起大早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