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社會萬象  >  民生
搜 索
配套設施滯後居民出行難 新建小區期待與公交線路接軌
2007-11-25 07:08:04 來源:東北網-哈爾濱日報  作者: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東北網11月25日電 哈爾濱市應有公交線路首末站214處,但目前只有51處,這個數字與哈市每年新建10餘個居民小區的發展情況極不協調,公交配套設施明顯滯後造成新建小區居民出行難,新建小區翹首期待與公交線路『接軌』。

  目前,哈爾濱城市公交擁有車輛總數為4447輛,應有公交線路首末站214處,但目前實際只有51處。為解決哈爾濱市多年公交基礎設施欠賬問題,2006年10月1日,市城市規劃局、市發改委、市建委和市房產住宅局等七個部門聯合下發了關於實施《哈爾濱市公共交通首末站規劃建設管理暫行規定》的通告。按照規定,今後公共交通首末站線路必須隨建設項目規劃並確定納入規劃審批程序。新建小區進戶前,公共交通首末站須交付使用,任何單位、個人不得佔用或改變公共交通首末站用途,不得擅自調整公交線路條數。但《規定》實施一年來,哈爾濱市已完成和正在建設的公交首末站僅有兩處,一些在《規定》之前審批立項、在其後進戶的許多新建小區都存在著公交基礎設施欠賬問題,由此造成了這些小區居民出行難問題。如何解決這些居民的出行難題?日前記者對此事進行了深入采訪與調查。

  隨著城市半徑的延長,近年來,一些新建小區紛紛在市區周邊落成,可相應的公交配套設施卻不健全,部分新建小區的居民出行十分困難。近日,記者對哈爾濱市的『征儀路花園』、『大眾嘉園』、『珠江香城』等新建小區走訪後發現,與哈爾濱市中心的小區相比,這些新建小區的居民出行基本都要走上十幾分鍾、甚至更長時間纔能到達公交站臺;有的小區附近只有一兩條公交線路可供居民選擇,大部分人只有通過倒車纔能到達目的地。新小區居民步行近20分鍾纔見公交車站珠江路『泰山家園』小區的居民反映,泰山家園小區去年10月份交工,但是小區附近沒有公交車,出行非常不便。12日,記者到小區走訪發現,這裡的居民想乘公交車外出,只能步行15分鍾到省電力醫院或步行10分鍾到建北小區乘車,許多小孩上學都要早起很長時間,棉衣棉帽全副武裝,奔跑著趕向公交站點。附近的『珠江香城』等大片新建小區也存在同樣的問題。

  與『泰山家園』居民有同樣感受的還有『會展家園』居民,記者從南直路走到小區門口,足足走了16分鍾。據居民陳大娘反映,這裡的居民大多是回遷戶,小區居民出行多數都要依靠乘公交車。居民如果想乘公交車僅走出小區就需要七八分鍾,出了小區後,最近的公交站臺在南直路上,走到那裡也要十幾分鍾。夏天還好說,冬天走上十幾分鍾纔能到站臺,在呼嘯的寒風中等車,那個滋味可實在不好受!因為交通不發達,很多別處有住房的人都不回來住,把這裡的房子空著,租金很低也沒有人願意來租住。

  位於南崗區學府三道街的『鴻朗花園』居住著近2000戶居民,小區前邊的自由市場成了進出的唯一通道。13日上午,記者驅車從街口穿過市場到達居民小區樓下,共走了2公裡的路程。提起出行,這裡的居民苦不堪言。小區一期居民楊大娘講,因為這裡沒有公交車,像她們這樣退休的老年人平時很少出門。前不久,她老伴半夜突發疾病,小區門前一片漆黑,一輛車都沒有找到,她只好連跑帶顛地跑到街口喊出租車,老伴送到醫院後就再也沒醒過來。家裡辦喪事時,親朋好友來吊唁,都是她找熟人借的車,要不然實在太不方便了。公交線路少,出門倒車尋常事在南崗區保健路和學府路一帶有許多新建小區,『大眾新城』、『金博花園』、『健康嘉園』、『大眾嘉園』和『征儀花園』等,住在這裡的居民普遍都存在出行難問題。『大眾新城』二期216棟樓居民杜大娘講,小區1、2、3期一共有近6000戶居民,住在二期的居民必須途經一期纔能出門坐公交車,這段路程就有1.2公裡,出了小區也只能搭乘88路和209路這兩個線路的公交車,可每天上班和下班人流量非常大,擁擠不堪。『上下班乘車簡直就是受刑,被擠得連氣都喘不上來。』據『大眾嘉園』8號樓居民丁女士反映,她每天都要坐209路公交車上班,可這條線路太長、乘客又多,有時擠不上車,有時就被堵在車門口,冬天時後背的冷風都能凍透骨頭,那個難受勁就別提了。『征儀路花園』小區居民多數都是今年入住的,小區離最近的88路公交首末站有一站距離,因為小區的外圍路面沒有修好,居民們眼瞅著這條線路的公交車延伸不到小區來。居民張先生氣憤地說:『買了新房卻不願意回家,就是因為交通太不方便,要想去市中心買點東西,都得倒上幾趟車。平時早上天不亮就得起來,忙著送孩子上學,還得上班,盡管這麼辛苦還是有時遲到!』

  17日上午,記者在松北區世紀花園了解到,包括A、B、C三個小區及附近居民在內大約有數千戶、上萬人,每天乘公交車出行的人佔60%以上,而這裡的公交線路卻只有80線和88支線。88線通往原動力區,80線只通到公路大橋。住在C區的李女士一臉無奈地說:『我們這裡要是去南崗或者道外非常不便,必須要在公路大橋倒車。如果回來晚了,趕不上80線和88線的末車了,就必須得在公路大橋打車回家了。我兒子住在道裡區撫順街,回來看我們一趟要倒兩次車,雖然不太遠,但也得需要近兩個小時的時間,在我這裡坐不了多少時間,就得往回趕,又得將近兩個小時。所以我兒子現在沒啥事也很少回來看我們了,交通不便把親情都弄淡了!』居民們告訴記者,由於交通不便,這裡的居民到市裡往往要乘坐世紀聯華超市的班車,而班車一次只拉31人,坐滿了就走。所以每逢雙休日,許多市民早早地就在車站等候班車。超市的班車將居民送到愛建小區的世紀聯華後,有的市民進超市購物,也有的市民借機改乘其他線路公交車出行,但返回時必須憑超市的購物票纔能坐上回江北的班車。

  『我是道外區先鋒路紅城小區居民,我們小區附近沒有直達南崗和道裡區的車輛。小區居民必須走一站地到和平小區乘車或者倒車,出行很不方便。居民們希望設在和平小區的公交車能延長一站到我們小區,方便居民出行。』這是道外區紅城小區居民崔先生代表居民給記者寫的求助信。物業公司李經理告訴記者,一年多來,小區附近只有通往道外和公路大橋方向的公交車,居民出行到其他地方都要倒車,為此居民們提過無數次意見,可沒有任何回復。『摩的』倒短,『黑車』行情看漲13日早晨,記者來到香坊區『田園新城』小區,恰巧遇到和人拼車上班的吳女士。她告訴記者,她們小區建成一年了,現有20多棟樓,大部分居民已入住,可是周圍卻沒有公交車。居民到附近的202路公交車終點站需要近半個小時路程,她就和鄰居拼『黑車』到翠海花園站再換202路公交車上班,這樣的上班乘車方式已持續大半年了。記者在小區門前看到,『摩的』、『港田車』和沒掛車牌的『兩廂夏利』都爭先搶客,有的家長背著書包、抱著孩子擠在『摩的』司機身後,孩子凍得小臉通紅;有的家長則直接將孩子們送到『港田車』上,分別時一再叮囑司機天冷路滑慢點開注意安全。家長張女士無奈地講,她也知道乘坐這些『黑車』不安全,可是孩子和大人每天都要上班上學,這是出行唯一可選擇的辦法,真不知道小區何時纔能通車,這種擔驚受怕的日子何時纔能結束?

  新建小區不通車給『黑車』提供了可乘之機,乘車價格也一漲再漲。記者在南崗區鴻朗花園了解到,剛進戶時,外面只有幾輛『摩的』和『港田』進到小區『倒短』,時間長了,小區裡的無業人員看到這個行當生意很好,就自己購車拉腳。開始時,從小區到學府三道街街口要2元錢,今年就漲到了3元錢,最近下起雪來路更難走了,有的『港田』漲到了4元錢。居民李大爺講,白天這些車都停在小區裡,可到了晚上,這些車也回家休息了,誰家要是有個急事,就得等從外面『打的』回家居民乘坐的出租車,如果沒有就給這些『黑車』打電話,到那時『黑車主』就隨意要價了。

  記者在采訪中了解到,由於新建小區基本上都處在離市中心較遠的新開發地帶,幾乎沒有大公交通行,即便是有車也都是聯運車,這些車『晚出早歸』,難怪很多新建小區的居民都有種『出不去,回不來』的感覺。為此,新建小區居民呼吁:『別讓我們這裡成為公交死角!』


  遺留問題由行業管理部門解決據市城市規劃局基礎設施處叢處長介紹,長期以來,哈爾濱市公交首末站確實存在一些欠賬問題,雖然新建小區公交基礎設施建設都在規劃之列,但一些開發商在建設時『走了樣兒』,管理部門監督和處罰力度不足,導致一些新建小區公交基礎設施始終不能正常使用。2006年10月1日,為解決公交基礎設施欠賬問題,加大公交首末站規劃建設力度,市城市規劃局、市發改委、市建委等七個部門聯合下發了實施《哈爾濱市公共交通首末站規劃建設管理暫行規定》的通告,按照規劃要求,建築面積5萬平方米以上的新建住宅區、商業區、風景區等建設項目和人民群眾出行不便的區域,在規劃中應優先考慮公共交通首末站的設置,公交首末站必須隨建設項目的規劃一並確定,任何單位、個人不得佔用或改變公共交通首末站用途。

  針對公交首末站用地經常被佔用現象,《規定》中明確指出,在開發建設項目規劃審批中,不得將公交首末站用地劃入開發建設項目用地出讓給開發建設單位,任何部門不得改變其用地性質,任何單位或個人也不得以任何理由遺留公共交通首末站用地內應拆遷的建築物。首末站建設工程通過招投標的方式組織建設,小區進戶前公交首末站必須交付使用,以方便周邊地區居民出行。《規定》還對公交首末站的建設制定了嚴格的監督檢查機制,規劃、建設、發改委、房產、土地、財政、交通等管理部門按照各自職能,對首末站的建設單位、施工單位和公交線路經營單位進行監督檢查。未按規定完成的,按照有關法律、法規進行處罰。

  叢處長講,《規定》實施後,公交首末站建設嚴格按照要求進行審批,規劃部門力爭做到一個不漏。但是,對於一些歷史遺留問題,諸如一些老城區和在《規定》之前審批的新建小區,就需要行業管理部門加強管理力度和提高服務意識,克服一切困難幫助解決市民出行難問題。對於公交解決不了的問題,規劃部門會在對其他地區改造的過程中逐步解決首末站建設與規劃問題。公交線路願意延伸至新小區

  公交部門:基礎設施欠缺拖了線路『後腿』據調查,目前哈市公交線網覆蓋不均衡,在部分新建小區和城市邊緣地區公交線路少,個別區域存在公交盲點。受路網格局、交通擁堵等因素影響,公交車輛早晚運行不暢,准點率僅為75%。按照建設部標准,哈爾濱市應有公交線路停車場214處,但目前只有51處;公交企業應有停車庫房32.6萬平方米,目前也只有5.4萬平方米,夜間在馬路停放的公交車達2350臺,佔公交車總數一半以上。公交基礎設施的欠賬,導致一些公交線路無法進入新建小區,造成小區居民出行難。

  據哈市交通局公交處規劃科科長李志海介紹,公交進入不到新建小區,面臨的主要問題就是基礎設施欠缺,諸如停車場、調度室、公共廁所、食堂等必備設施。沒有這些設施,司乘人員就面臨著吃冷飯、隨地便溺、當街收款、佔道刷車等問題,職工的合法權益無法得到保障。造成公交基礎設施欠賬問題主要有兩方面原因:一是很多小區在建設規劃時,並未把公交用地列入開發規劃中,新建的小區沒有留出公交車輛的停回車場,終端站無法設立;另一方面,小區好建路難修,很多新建的小區雖然居民已經入住,可附近路面並未修好,阻礙公交車的通行。

  『公交首末站設置是按照規劃部門規劃進行的,公交線路長短,站點多少,途徑哪裡,這些需要公交部門經過市場考察,按客流量來設置。一些新建小區公交車少,主要原因是還沒有規劃到位,運營體制還不健全。』據汽車公司運營處處長劉柱民講,公交線路的設置一般是由規劃部門規劃審批,再由建設管理部門監督、開發公司落實,公交公司配合執行。如果不具備這些條件,公交車進了新建小區也很可能遭遇進退兩難的尷尬境地,做不到真正的便民。例如,由於小區缺少公交車停車場等配套設施,已進入道外區『黎華小區』近兩年的28路和62路公交車遭到居民投訴噪聲及空氣污染,被迫調整出小區,且兩次遷移站臺;2005年末『河政小區』進戶後,12路公交車曾將線路延至小區中間的規劃路,可不到一周時間,就被附近商服和居民攆了出來,原因是擔心公交車破壞路面。另外,還有一部分新建小區的公交配套設施被開發商佔用,公交車不得不退出小區。在道裡區陽光頤養花園小區,因公交車停車場被開發商佔用,15路公交車在進入小區1年後被迫撤出。

  在采訪中記者了解到,絕大多數公交車經營者都希望把自己的公交車線路往前延一下,能在新建小區設個站點,但延線、設站並不是公交和乘客兩廂情願這樣簡單的事情,這需要諸多主管部門聯合協作共同達到目的,而這是最難的。據公交處黨群工作辦公室主任張東講,目前,哈市共有公交線路133條,運營車輛4447輛,這些線路四通八達,完全可以觸及或延伸到一些新建小區,但由於諸多因素影響,一些新建小區的居民仍然出行難。例如,記者走訪的南崗區『鴻朗花園』,該小區建成之初,203路公交車曾進入到小區,可隨著小區居民入住量提高,學府三道街形成了一個自由市場,使公交車無法通過,清除這個市場就需要公安、工商等相關部門配合。『征儀路花園』小區自從去年年底居民進戶後至今,居民樓以外的路面始終沒有修復,別說88路公交車無法延伸進去,就連居民的私家車進去都要費一番周折,如果雪天或雨天更是寸步難行,這就需要開發商能盡快修路,方便車輛進入。位於珠江路上的『泰山花園』,由於街心花園綠化帶將珠江路道路阻斷,公交車進入小區後需要繞行,小區道路兩側停靠私家車過多,導致公交車無法回車。要想引進公交車,最好的辦法就是對這個區域附近的農校街進行改造,建立回車場;道外區『紅城小區』位於先鋒路與東棵四道街交叉口處,街口交通信號燈沒有左轉彎信號,路面狹窄,公交車停靠需要二次調頭不利於安全,這就需要交警和開發部門配合,改造出停車場,方便公交進入。

  如何解決新建小區居民出行難的問題?張東講,雖然目前哈市一些新建小區由於基礎設施欠缺還達不到通公交車的條件,但公交管理部門還會根據各小區的具體情況,采取相應的辦法。比如,充分利用新建小區地下人防工程設施,彌補公交停車場建設用地的不足;加快公交車輛停車庫房建設,解決公交車輛露天停放和在居民區集中停放帶來的安全隱患等問題;規劃部門對遺留問題小區的停車場進行規劃變更和補救規劃等。預計到2010年,哈爾濱市公交站點覆蓋率將從目前的42%達到大於47%,中心區從目前的68%達到大於72%。開發商:想讓車進來,又怕佔了地

  個別小區開盤前把公交請進來,進戶後再趕走由於一些房地產開發商在當初的設計施工過程中對居民的出行考慮不周,導致小區內部的道路不能和已運行的公交線路相連。有的小區即使預留了位置,但是也沒有得到利用,這樣就在居民樓和公交車站之間造成了交通斷裂,造成公交停車場地『難產』局面。記者在多日的采訪中,聽到小區建設開發商關於停車場的多種說法。

  位於南崗區的『征儀路花園』是省軍宇房地產開發有限公司開發興建的。該公司前期部的吳志敏經理講,『征儀路花園』建設時按照規劃部門的要求,在綏化路和征儀路的交匯處已經預留了3000餘平方米的場地,但是由於征儀路地下供熱管線沒有鋪設完工,致使征儀路無法修復,原來規劃的停車場也就暫時擱淺了。

  世紀花園的開發商是毅騰房地產開發集團。其銷售部經理張愛晨介紹說,世紀花園1期是2004年開發興建的,當時規劃小區時並沒有設置公交線路停車場地。如果公交部門要在這裡設終點始發站,C區的東北角有一片規劃的綠地,在綠地邊的人行道上可以建一個調度室,而且道邊停車的場地也完全夠用。

  鴻朗花園的開發商是黑龍江地泰開發公司,企劃部趙明經理說,由於學府三道街的路很窄,路面起伏很大,公交車如果相向而行,錯不開車。我們小區建設時也按要求留了建築紅線,但是沒有預留公交場地,而且由於路況也非常不好,暫時也沒有更好的解決辦法。

  大眾新城的開發單位是黑龍江大眾新城開發公司,據該公司經營部的經理吳超介紹,當初規劃開發時並沒有預留公交終點停車場和調度室的位置,但是小區門前的征儀路寬60米,如果增設公交站臺,應該沒有問題。另外小區附近有一條寧安路尚未打通,現在只有等待此路打通後把公交線路引進來。

  黑龍江中北郵電開發有限公司總經理郝項義介紹,中北春城開發建設的時間比較早,當初規劃部門也沒有明確說必須要預留多大面積做公交停車場。另外關鍵是小區附近還有一條路尚未開通,也影響了公交車的開通。但是現在小區門前的香濱路道邊可以設公交站點,作為開發單位他們將全力配合公交部門的工作。

  采訪中,記者了解到按照有關規定,每條公共交通線路首末站的用地規模為1000-1400平方米。而開發商在寸土寸金的地段要拿出如此規模的地皮來建公交停車場地,對於他們來說意味著要損失高額的經濟利益。有些開發商在開盤時,熱情邀請公交線路過來,但房子賣完,就翻臉趕人,原先『說好』用於建公交場站的位置另有用途了,以前承諾預留的公交場地及其他公共設施都變成了『一紙空文』,到頭來受損失的還是小區居民。

  編後語:

  衣、食、住、行,關乎市民百姓日常生活,改善衣、食、住、行條件是構建和諧社會的基礎。隨著城市開發建設的提檔昇級,新建小區的公交線路是否方便已經成為越來越多的購房者的首選條件。作為開發商也應該從誠信的角度出發,主動與公交等部門聯系,把公交線路引到小區,兌現對購房者的承諾,方便居民的出行,同時也希望規劃、公交等部門多方共同探討,努力解決好這一困擾市民出行的難題。

[1]  [2]  下一頁  尾頁

責任編輯:劉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