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社會萬象  >  真情時刻
搜 索
哈爾濱城市規劃以民為本解決百姓需求
2007-11-28 09:40:09 來源:東北網-哈爾濱日報  作者:金鑫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東北網11月28日電 用規劃之筆做加法,為百姓增加公共空間,增加服務設施;用規劃手段做減法,減少中心城區人口密度,減少建設容積率,減少城市污染源污染企業數量……近年來,哈市城市規劃管理部門轉變規劃理念,從百姓需求出發,著力改善人居環境。通過科學規劃,僅今年一年,他們就為百姓調控出公共配套、服務空間10萬餘平方米,有效解決了百姓出行難、如廁難、活動空間局促等問題。

  老問題

  公共空間局促難住百姓

  家住道外區南極市場附近的崔淑珍女士告訴記者,她想買房已有多年,但一直擔心搬離市中心交通不方便,所以手裡握著錢卻遲遲不敢做決定。崔淑珍所顧慮的,正是長期以來困擾政府的難題。市城市規劃局局長俞濱洋告訴記者,隨著城區面積不斷擴大,居民小區越建越多,哈爾濱市也出現了居住小區配套設施不足、公共服務設施欠賬日漸沈重等問題。

  市城市規劃局經過調查發現,哈爾濱市近年許多新建小區落成後存在兩大問題:沒有公交站點,市民搬新家就面臨出行難;沒有警務室,市民住新房後忐忑上下班。與此形成矛盾的是,哈爾濱市實行土地招拍掛後,開發商惜地如金,居民區建設中的公共配套設施比例逐年下降。由於配套設施缺乏,每建一個小區,就出一個垃圾山;每開發一個商業區,就出現如廁難……

  新理念

  用規劃之筆解百姓難題

  『要從根兒上解決百姓關注的難題,方便百姓生活,規劃建設良好的人居環境……』從2005年末開始,市委、市政府著力解決哈爾濱市公共服務設施配套和市政基礎設施配套欠缺問題。

  為徹底補上欠缺,市城市規劃局對江南6個區、80多個辦事處的現狀和需求展開調研。以『規劃出效益』的新理念貫穿到規劃審批的運行機制裡,通過加強對容積率調控土地使用效率的研究,在長達15個月的時間裡,史文娣等4人每天連續8小時飛針走線,昨天終於將龍江繡《清明上河圖》繡制完畢。如按繡制過程中用量最大的兩絲線計算,整個作品共用去蠶絲線59584米。

  據介紹,龍江繡源於黑龍江省民間,秉承前人刺繡工藝,以獨特的精、細、潔、奇並結合蘇繡、粵繡、湘繡、蜀繡等『四大名繡』的特點。龍江繡融合南北名家刺繡技藝,分平、光、齊、勻、和、順、細、密等多種針法。作品以展示龍江黑土文化、北國風光、歷史人物、滿族風情為主。

責任編輯:強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