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舊)科技·衛生
搜 索
課時無保證 缺專職教師 半數中小學科學課形同虛設
2007-11-29 09:00:43 來源:東北網-黑龍江晨報  作者: 李 波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東北網11月29日電 經過近一年時間的調查總結,《哈爾濱市青少年學生科普教育情況調查表》今天正式對社會公布。因為課時難以保證,缺乏專職科學課教師,經費投入不足等原因,導致哈市有近五成的中小學科學課舉步維艱。

  這份調查從今年年初開始,共發放調查表1500份。調查結果顯示,中小學生上科學課的課時普遍較少,完全沒開展科學課的學校佔被調查的13%,還有31%的學校不定時開。即使課表上有科學課,很多學校也往往把它變成語文、數學、外語等主課。

  專職科學課教師嚴重不足是普遍現象。調查發現,授課老師有的是品德課老師,還有的是體育課老師。這些兼職教師,大多都不備課,教學方式也只是讀讀課文、看看幻燈片,『不夠專業』的教學讓孩子們大失所望,對科學課失去了興趣,使開設科學課的作用大打折扣。

  問卷調查還顯示,資金一直是科學課開展的『瓶頸』問題。多數學校全年的科普經費不足1000元,平均每個學生不足1元錢。大部分學校沒有自己的科普展室或場館。因為投入不足,一些原本應該做的科學試驗也被取消。

  同科學課不受重視形成鮮明對比的是,調查中,很多學生對科學課都表示很感興趣。30%以上的學生想從科學課上了解天文學方面的知識;26%的學生想了解發明學;22%的學生想了解生命學。很多學生還認為,科學課是最有意思的課程。

  負責本次調查問卷的哈爾濱市科協黨組書記孫鴻達告訴記者,『以「探究為中心的科學過程教育」目前正成為國際科學教育改革的主流。讓孩子像科學家一樣思考,而不是一味地為了分數學習,這就是科學課實驗的追求,也代表了中國教育方式改革的未來走向。科學課重在引導學生體驗科學探究歷程,培養學生自行獲取知識的能力,使其知識、能力、志趣等得到同步協調發展,有助於形成科學的人生觀和世界觀。通過調查發現,一些科學課開展比較好的學校反映,85%以上的學生學習興趣及相關能力有明顯提高,學習態度變得更加積極,學習方法也由被動向主動轉變。

責任編輯:張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