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黑龍江綜合  >  文衛·體育  >  文衛
搜 索
再議《文化站長》 我省基層文化工作迎來春天
2007-12-03 14:52:36 來源:東北網-黑龍江日報  作者:孫彩鳳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東北網12月3日電 前一段時期,由我省出資打造的電視劇《文化站長》,作為十七大獻禮的重點劇目,在央視一套黃金時段熱播後,一度掀起了社會上對鄉鎮文化站及文化站長的廣泛關注。電視劇刻畫的一個基層文化站長形象,更是給予基層文化工作者許多啟示和思考。日前,省委宣傳部組織召開《文化站長》座談會,來自哈爾濱、齊齊哈爾、牡丹江、佳木斯、雞西、鶴崗、綏化等地的十幾位基層鄉鎮文化站長及文化工作者,結合觀看《文化站長》而引發的以後工作上的一系列思考。

  做有知識素養的文化人

  哈爾濱市方正縣會發鎮文化站站長石淑麗說,作為鄉鎮文化站長,看了電視劇更是深受鼓舞,受益匪淺。現在老百姓日子好過了,對文化生活需求高了,因此深感肩上的擔子重了,應該像管文化那樣動腦筋、愛學習。

  綏化市蘭西縣文體局局長郭宏介紹,《文化站長》開播時,他們組織各鄉鎮文化站長看,得到了很多啟發,覺得做基層文化工作,就要像管文化那樣,要有文化功底。管文化可以自信的去應聘,就是因為具備了這些素質。我們培訓和選拔文化站長,就應以此為標准。

  虎林市虎林鎮文化站長於景洋結合自己的工作經歷說,看了電視劇百感交集,都是發生在最基層的故事,既弘揚主旋律,又最貼近生活,覺得都是自己親身經歷的苦辣酸甜。

  東寧縣委宣傳部副部長姜利航說,《文化站長》就是我們這個時代農村文化生活的一個縮影,也是一部力作,它以文化站的形式對農村進行文化教育,純真朴實地表現農村的文化現象,可以說為我國鄉土文化作出了貢獻。

  正視問題加大扶持力度

  座談會上,大家結合當前基層文化工作的實際,提出要正視面臨的困難和存在的問題,如經費奇缺,基礎設施差,專業人纔隊伍匱乏,文化資源沒利用好等。並提出了許多意見和建議。

  富錦市向陽川鎮文化站長顧立軍說,十七大的召開,電視劇的播出,感覺鄉鎮文化工作的春天到了。前些年鄉鎮機構改革中,很多地方把鄉鎮文化站取消,雖然有人負責這項工作,但沒有文化站的編制。文化站長是有事乾無身份。現在農村參與文化的熱情很高,一些地方只好找一些老文化人去抓,或者招聘後一擱,就像電視劇中『管文化』一樣。所以呼吁加強隊伍建設,增設專職文化乾部;對重視文化工作的地方,要樹立典型,打樣板。他說富錦市有個農民文化宮,但年久失修,現在大半被佔用,應該退出,給農民文化活動一席之地。

  哈爾濱市道裡區榆樹鎮文化站長田寶林介紹,他也不是專職的,什麼都管,文化、衛生、教育等,看電視劇覺得和管文化很像。他體會,不論專職還是兼職的,只要管文化這一塊,就要熱愛。

  結合實踐出謀劃策

  齊齊哈爾市甘南縣音河鎮文化站長李雲忠認為,做好農村文化工作,一是要加強陣地建設,這是社會穩定的需要,也是經濟發展的需要。二是必須豐富農村文化知識。他介紹,他們鎮上建了個文化活動場所,有閱覽室、大禮堂等。雖然閱覽室只有20多平方米,裡面還有4臺電腦,有5000多冊書,但連小學生放學都來這裡。

  石淑麗建議,建立農村文化工作責任制,並加以細化、量化,作為乾部工作考核目標;建立農村文化設施投入機制,實行政府、企業等多元投入;建立以行政村為單位的科技文化活動中心,搭建文化活動載體,為百姓辦實事;打造農村休閑健身場所。

  郭宏提出,應利用鄉鎮自身現有資源,搞好文化建設。

  鶴崗市蘿北縣名山鎮的做法贏得了大家的一致好評,值得借鑒。文化乾部劉麗春介紹了他們的獨創:他們在4個行政村設立了4個文化教員。每個村從村民中選出,縣財政給予撥款,按乾部工資的80%開支。這些文化教員對村民進行法律、科普、文化知識的培養。還開辦電腦班,並在農閑時節搞大量的文化活動。她說,農村文化專業人員隊伍薄弱,必須加大對農村文藝骨乾的培訓,要一專多能,不僅吹拉彈唱書寫繪畫,還要懂點科技知識,搞培訓也是個多面手。

  座談會上,省群眾藝術館館長李春盛給文化站長們帶來了喜訊,他們將在近期組織舉辦一個鄉鎮文化站的站長培訓班。屆時,將有120多位文化站長匯聚一起,交流經驗,相互學習,研究探討。群眾藝術館還將配合三下鄉活動,深入到基層鄉鎮進行培訓工作。

責任編輯:呂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