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12月4日電 日前,省發改委審批通過了2006-2020年哈爾濱市熱電聯產規劃,確定了華電能源哈爾濱第三發電廠為呼蘭、松北兩區供熱的主熱源。近日,哈爾濱市熱力規劃設計研究院完成了該熱電聯產項目的可行性研究。目前,華電能源哈爾濱第三發電廠正在進行開工前准備,力爭2008年實現熱網投入運行。
目前,呼蘭、松北兩個區域采用的是分散型供熱方式。據統計,上述區域內共有工業及民用小鍋爐300多臺,運行過程中產生的『三廢』成為城市頑疾,廢水排放嚴重污染水體和農田;廢渣綜合利用率低,造成了堆放揚塵污染;廢氣排放影響大氣環境質量,加重了溫室效應。
哈爾濱第三發電廠是東北地區裝機容量最大的火力發電廠,該廠現有裝機容量1600兆瓦,由於受電力市場發電容量的限制,機組的利用率僅為70%左右,除正常發電外,尚有30%可利用率空間完全可以滿足松北和呼蘭兩區域供熱的需求。該廠將相繼進行兩臺200兆瓦機組和兩臺600兆瓦機組的汽輪機打孔抽汽改造,實現電和熱的同時輸供。項目投入運行後,供熱面積可達到1100萬平方米,最大輸送距離達到30公裡,熱電聯產的熱源熱效率可實現92%,約為分散小鍋爐平均熱效率的兩倍。
據測算,此項熱電聯產項目資金投入約為8億元,分別用於設備改造和管網系統建設,屆時這個廠將成為我省最大的熱電聯產企業。同時,上述區域內227臺小鍋爐將陸續關停,169個煙囪將與市民作別。熱電聯供後,每年可節省標准煤約30萬噸,節電約1億千瓦時,節水400多萬噸,減排煙塵1.7萬噸、減排二氧化硫618噸、減排灰渣15萬噸,大氣環境質量會得到極大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