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12月4日電 11月3日,國家工商總局發布了《規范食品索證索票制度和進貨臺賬制度的指導意見》,要求食品銷售者應對即將到期的食品集中陳列或向消費者作出醒目提示。12月3日,該規定已經實施整整一個月,記者在哈市各大超市發現,臨界食品沒有明顯提示。
記者在哈市一些大型超市走訪時看到,捆綁銷售的『買一贈一』的促銷產品很受顧客歡迎,卻很少有人去看商品的保質期。記者看到,有一種捆綁促銷的葡萄乾很劃算,相當於打5折,但仔細看看保質期,到期日為2008年1月份,距離保質期剩下一個多月的時間。
在道裡區一家商場的韓國食品超市,記者看到,很多臨近保質期的韓國飲料、餅乾、膨化食品等商品被集中在一個特價專櫃銷售,並沒有特別標明這些食品為臨界食品,只有仔細查看纔能發現這些食品距保質期僅有一兩個月的時間了。
在南崗區某商廈的進口食品超市,記者在入口處也看到了同樣的特價食品銷售專櫃,同樣沒有明示『臨界食品』。一位銷售人員告訴記者,由於進口食品價格較高,消費群體較少,每隔一段時間都會有一批進口食品臨近保質期,因此只能打折處理,但對於『臨界食品』明示銷售,他們並沒有接到這方面的通知,只是聽說過。具體怎麼明示,比如距離保質期多長時間算臨期食品,應該打幾折銷售等細則也沒有出臺,因此執行起來有難度。
南崗區某超市有關負責人表示,目前捆綁促銷是超市內特價促銷的一種主要方式,但並不是捆綁促銷都是因為臨近保質期了,現在超市的物流速度都很快,因此不存在臨界商品的現象。
責任編輯:孫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