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黑龍江綜合  >  文衛·體育  >  文衛
搜 索
學芭蕾看話劇 高雅藝術:哈爾濱人的『家常盛宴』
2007-12-09 06:23:10 來源:東北網-哈爾濱日報  作者:薛明 賈大雷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東北網12月9日電 今年,哈爾濱觀眾盡情地享受了一道道文化演出的視覺盛宴:從大型音樂劇《蝶》,到張學友、劉德華演唱會,再到被稱為『中國話劇界奇跡』的《立秋》,以及場場客滿的小劇場話劇、俄羅斯芭蕾舞劇團的到訪……精彩紛呈的文化演出,讓這個城市動容,也為這個『音樂名城』增加了一抹亮色。

  學習芭蕾舞、欣賞音樂劇,普通百姓看話劇、逛展館成為時尚……哈爾濱人洶湧的文化暖流融化了這個寒冷的季節。文化消費在市民生活中不會總是那麼孤獨,各種藝術形式的演出頻繁出現在這座城市。英國教育家斯賓塞曾說過:沒有音樂、詩歌、油畫、雕塑以及各種自然美所引起的情感,人生樂趣會失掉一半。隨著市民從精神到財力對高雅藝術的消化吸收能力不斷增強,近年的哈爾濱文化演出市場異常繁榮,話劇、音樂劇、歌劇、舞劇輪番上陣,高雅藝術成為哈爾濱市民的『家常盛宴』。

  音樂劇 音樂城的新名片

  不久前,由哈爾濱市松雷集團巨資打造的音樂劇《蝶》,在哈爾濱的觀眾中掀起一股欣賞高雅藝術的熱潮。觀眾喜歡這種高端文化產品,它給初冬的哈爾濱文化市場帶來了一股濃濃的春意。素有『音樂城』之稱的哈爾濱,也通過這部擁有世界水平的音樂劇,重新為自己『音樂城』的名號定義。

  據了解,音樂劇《蝶》取材於國人家喻戶曉的梁祝愛情故事,保留了其浪漫唯美的愛情神韻,在故事情節上進行了大膽改編。想要變成人的蝴蝶,因遭到詛咒而以非蝶非人的方式苟活於充滿危險的世界盡頭。為了解除詛咒化為人,蝶人的首領老爹籌劃了一場婚禮,將蝶人中最漂亮的祝英臺嫁給人。而梁山伯是蝶人中一個桀驁不馴的詩人,他的到來打亂了婚禮。梁山伯深深吸引了祝英臺,害怕計劃被破壞的老爹驅趕並迫害梁山伯,並判梁山伯死於火刑。最終,梁山伯與祝英臺為了愛情在熊熊烈火中化蝶,『梁祝化蝶』終於使得蝶人變成了人。

  毫無疑問,這部音樂劇是成功的,因為它突破了曲高和寡,讓普通老百姓也愛上了音樂劇。這個音樂劇徹底打破了市民對『高雅』藝術的印象。超級震撼的視覺,旋轉的金屬架、充滿夢幻色彩的服裝、完美的動感背景,一切都是那麼的協調,尤其是梁山伯和祝英臺化蝶後滿場飛舞的真蝴蝶,讓觀眾仿佛身臨其境。人們完全被這些高雅藝術所包含的現代科技因素的豐富和美妙震撼征服。

  許多市民欣賞完這部音樂劇後都很興奮,紛紛表示,這種現場氛圍讓人震撼、驚嘆,高雅藝術的魅力只有在親身體驗的基礎上,纔能實實在在地了解和解讀。市民小張說,細致、莊嚴、神聖、恢弘的場面,喚起了人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一位年輕的姑娘表示,自己此前從來沒接觸過高雅藝術。她說:『音樂能夠陶冶心靈,放松心情,使情緒舒暢,這更有利於素質的提高。』正是市民的熱烈歡迎和認可,哈爾濱的文化演出市場纔空前活躍。

  話劇熱 重拾城市文化自信

  文化是城市的靈魂。哈爾濱除了以音樂城聞名於世之外,活躍的話劇舞臺也曾在全國稱雄。哈爾濱不但擁有水平非常高的話劇表演單位,而且哈爾濱人對話劇的品鑒能力也是有口皆碑的。

  今年就有多部大型話劇在哈爾濱市上演。不久前剛送走了葛優領銜的《西望長安》,最近又迎來了《立秋》。該劇把話劇類國家級最高大獎全部收入囊中,榮獲了國家舞臺藝術精品工程、五個一工程特等獎、文華大獎等所有國家戲劇藝術的權威獎項。而且,該劇自2004年首演以來,在三年多的時間裡,已七度進京,並在全國20個省市的70個劇場,演出了350多場,觀眾達40萬人次,創造了中國話劇演出的奇跡,被專家學者公認為新世紀中國話劇的裡程碑。

  《立秋》演繹的是晉商題材,講述了豐德票號馬洪翰家族在民國初年時局動蕩之時面臨的生死存亡的考驗,展示了晉商自強不息、誠信為本的精神操守。這與時下倡導的商業經營理念十分契合,因而具有很強的時代感和社會主導文化意義。這也正是一部原本地域性很強的話劇廣受觀眾追捧的一個主要原因。

  哈爾濱的話劇曾聞名全國,進入市場經濟後卻變得『曲高和寡』。為讓百姓重新走進劇場,哈爾濱話劇院將大劇場改成若乾個小劇場,觀眾可以像在影城裡看電影一樣,有選擇地欣賞喜愛的話劇。這種被市民稱作『話劇超市』的運作形式推出後,由於票價只有二三十元,而且演員就在觀眾中間演百姓身邊的『柴米油鹽、家長裡短』,立刻受到觀眾的熱捧,經常出現一票難求景象。劇院還把演出時間定為周末,讓熱衷話劇的哈爾濱人習慣於周末看話劇,逐漸培養話劇觀眾和話劇自己的演出市場。現在,每逢周末假期,觀看話劇演出成為時下許多冰城市民的休閑方式之一。

  芭蕾舞 哈爾濱人的一個夢境

  芭蕾舞對於哈爾濱這樣有著中西文化交匯歷史的城市,有著素來的好感。幾乎每年都有芭蕾舞劇在本城上演,隨著哈爾濱觀眾欣賞水平的提高,來哈表演的芭蕾舞團也越來越大牌了。

  近日俄羅斯國家民族芭蕾舞團將在北方劇場進行精彩的『《愛的誓言》俄羅斯國家民族芭蕾舞團專場演出』。據了解,俄羅斯國家民族芭蕾舞團是俄羅斯一流的專業團體,具有獨特的舞蹈風格。《愛的誓言》匯集了芭蕾的精韻、踢踏的激情、現代的奔放和民族的悠揚,用一個『愛』的主線貫穿了世界舞蹈語匯的精髓。俄羅斯國家民族芭蕾舞團首次來到哈爾濱,《愛的誓言》讓冰城的年終舞臺睜大眼睛凝神注目。在新年的鍾聲即將敲響之際,哈爾濱市民將欣賞到本年度最後一場文化饕餮盛會。

  芭蕾舞愛好者王穎說,芭蕾藝術是集音樂與舞蹈於一身的藝術,是視覺藝術與聽覺藝術完美結合的典范。我自幼喜愛古典音樂,而世界上著名的芭蕾舞劇音樂往往就是一部經典的音樂作品。芭蕾藝術很好地糅合了舞蹈與音樂的美感,它的魅力也許正來源於此,這種魅力讓生活增添了無窮的樂趣。芭蕾給我最大的感受正如詩人艾青贊嘆烏蘭諾娃的表演藝術時所說的那樣——像雲一樣柔軟,像風一樣輕,比夜更寧靜。希望在我的帶動下,身邊的同事、朋友、學生也能喜歡上芭蕾。不單是芭蕾,應該是所有的高雅藝術,這些高雅藝術的教育要從小就開始進行。如果一個人能從孩提時代就開始接觸高雅藝術,那一定會對他的成長起到相當大的影響。學習芭蕾舞能自然而然地產生一種發自內心的優雅,與人相處時也會變得更加謙和禮讓。同時,良好的形體訓練也可以讓人更健康、更挺拔!

  文化消費匯入 日常消費洪流

  市民這種自發的對高雅文化藝術的追求,不僅把一個富有朝氣和豪氣的哈爾濱展現在世人面前,更把一個充滿文化內涵和文化底蘊的哈爾濱展現在世人面前。特有的文化鑄就了特有的城市品格,特有的城市品格蘊含著特有的城市精神。近幾年來,哈爾濱的文化市場經過一段相當時間的陣痛,終於完成了化繭成蝶的過程,哈爾濱市民也經歷了文化消費適應市場的蛻變。以前要票,現在買票,以前沒人看戲,現在瘋狂購票。從高雅的小劇場話劇到明星演唱會,從各個劇場的二人轉到高端的原創音樂劇《蝶》,市民文化需求日益增高,哈爾濱市文化消費市場日漸火熱,不同的演出空間讓觀眾有了選擇餘地。

  回首哈爾濱『買票人少,要票人多』的現象,用一位業內人士的話說,『哈爾濱上世紀90年代的演唱會,要票人數是買票人數的10倍』。票房利潤與付出費用不成正比,許多文化公司嚴重虧損,以致於無人敢碰大型文藝演出。在當時,要票成風、門票賣不上價、關系票、人情票、工作票等諸多違背商演的客觀因素徹底扼殺了正處在萌芽階段的文化消費。2005年以後,張學友、劉德華、周傑倫等著名港臺明星專場演唱會隨之舉行,能容納5萬名觀眾的國際會展體育中心只要辦演唱會即爆滿,在哈爾濱辦演唱會終於賺錢了!市民也從『要票看演唱會』轉型到『花錢欣賞藝術』,從此,哈爾濱每年都會舉辦明星專場演唱會。哈爾濱目前文藝演出市場的火爆足以表明哈爾濱市民已經具有一定的文化消費水平,從市民觀話劇、看電影和欣賞演唱會等方面看,哈爾濱市民文化消費意識的覺醒,充分展現了哈爾濱人能夠自覺欣賞和消費高水准的藝術作品的經濟實力,同時也表明普通市民已經越來越重視享受文化成果的權利。

責任編輯:杜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