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經濟·旅游  >  經濟
搜 索
庭院實現綠香美村屯告別髒亂差 新農村凸現大變化
2007-12-10 08:58:19 來源:東北網-黑龍江日報  作者:馬兆全 張桂英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東北網12月10日電 『庭院實現了綠香美,村屯告別了髒亂差。』新農村建設兩年來,我省廣大農村發生了大變化——筆直寬敞的水泥公路從城到鄉、從鄉到村迅速延伸;質優價廉的連鎖超市遍布村屯;自來水、有線電視、程控電話、互聯網走進千家萬戶;節能高效的沼氣、太陽能等清潔能源正在推廣和普及。更令人欣喜的是,在農村基礎建設實現歷史性重大突破的同時,農村社會各項事業全面進步,廣大農民上學難、看病難、保障難等民生問題得到大幅度改善。

  一年打基礎、兩年見成效、三年上水平——在各級黨委政府的強力推進下,各地積極發展生產,著力改變農村面貌,大幅提高民生質量。雙鴨山市寶山區只用50天時間,就讓遠離市區60公裡的楊木崗村124戶、560位農民,徹底告別了用水不方便,飲水不安全的歷史。訥河市形成了以市級店為龍頭、鄉鎮店為骨乾、村級店為基礎的市場流通網絡,徹底解決了過去農民購物不便的問題。克山縣北聯鎮新興村通過一事一議,村集體出資為村民辦理加入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全村合作醫療參合率達到100%。

  黨和政府的真抓實管,極大地煥發了廣大農民的建設熱情,主體作用顯著發揮。通河縣祥順鎮大林子村通過召開村民理事會、代表會和廣播宣傳動員,只用2天的時間便籌集資金10多萬元,加上財政補貼,高標准完成了修路任務,不僅解決了農民出行難的問題,還為農村經濟騰飛提供了重要條件。巴彥縣兩年共新建標准化節能住宅75.8萬平方米,有8158戶農民喜遷新居。還有許多農民自發對新建住宅進行了集中供暖、室內廁所、洗浴等配套設施建設,人居條件大為改善。

  細數變化,九個方面的成就記錄著我省新農村建設的輝煌——

  農村公路建設突飛猛進。兩年來,我省建設農村公路34826公裡,超過全省十一五規劃的一半還多;全省通鄉通村公路硬化率分別達到82%和42.6%。

  農村飲水安全邁上新臺階。兩年建設農村飲水安全工程3342處,解決3770個村屯、115.3萬農村人口飲水安全問題。

  新型清潔能源建設取得新進展。兩年新建戶用沼氣池9.1萬戶。新型能源的迅速推廣,改變著農民的生活習慣,『三把火』時代已離農村漸行漸遠。

  住宅改造建設步伐加快。全省新建和改造農村住房19.1萬戶,新建和改造新型節能保溫住宅3.7萬戶,農村住房磚瓦化率提高到67%。

  農村商服網點大幅增加。兩年來,共建成農家店8800家。農民足不出村,隨時可買到安全放心食品和用品。

  鄉村環境整治成效顯著。基本解決了垃圾亂堆、糞便橫流的髒亂問題。兩年中全省村鎮內新增硬化路面3440公裡、排水邊溝5210公裡,新增地下排水設施27.9公裡。改廁59190座,設垃圾箱4810個,清運垃圾697萬噸。植樹1000多萬株,新增綠地237萬平方米。同時,全省有線電視入戶率達到40%。

  農村教育事業穩步發展。完成農村113.9萬平方米D級危房改造任務。全面落實『兩免一補』政策,惠及全省1萬多所農村義務教育學校、320萬學生;下派5200多名城市教師支援農村教育。發展農村職業教育,培訓農村勞動力100多萬人次以上。推進農村中小學現代遠程教育,受益學生153萬人,佔總數的65.2%。

  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全面鋪開。兩年來,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全面鋪開,參合率92.1%。完成100所試點鄉鎮衛生院改造。組織城市醫療機構與21個貧困縣的84所鄉鎮衛生院建立長期對口支援關系。

  農村社保覆蓋面不斷擴大。通過全面建立農村低保制度,我省178萬名貧困群眾已享受到農村低保待遇,57.4萬人次農民得到大病救治。全省改、擴建農村敬老院160所,全面提高了五保戶供養標准,經濟條件好的地區已達到5000元左右。

責任編輯:孫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