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12月10日電 6500名鄉鎮乾部組成823支民生服務隊,農民遇到難題,只需撥一個電話,就有人隨叫隨到上門來為農民群眾解決難題。兩年來,共為農民服務18500多項,解決各類生產生活難題65400多個,直接受益的農民達25萬多戶。記者在綏化采訪,鄉間處處可以看到這些服務隊員的身影。大到農業種植技術、小到老人贍養糾紛,農民所遇到的大事小情都有人來幫。目前,加入民生服務隊活躍在農村的鄉鎮乾部佔總數的近三分之二。方便、貼心、解決問題、管用,受到農民群眾的歡迎,被農民群眾親切地稱為『民生服務110』。
綏化北林區東興辦事處以鄉鎮站所為依托,把有一定專業特長的32名鄉鎮乾部組織起來,成立4個民生服務隊,向群眾公開乾部的專業特長和聯系方式,隨時為群眾提供服務。
這一隨叫隨到的為農民群眾提供服務的靈活方式迅速在綏化推廣,大大小小的農業實用技術服務隊、畜牧養殖服務隊、信息中介服務隊、政策法律諮詢服務隊、計生保健服務隊、特色產業服務隊、扶貧幫弱服務隊和精神文明服務隊遍布綏化鄉間。鄉、村兩級公示欄、印發宣傳單、發放便民聯系卡,服務隊員的專業特長、服務電話向農民群眾公開,確保有困難的群眾能及時與服務隊員取得聯系,隨時隨地接受群眾的求助。兩年來,僅北林區就印發宣傳單10萬份,發放便民聯系卡12.7萬張,需要上門開展服務的,一般要求服務隊員應在一小時內趕到。
北林區太平川鎮畜牧養殖服務隊隊員范垂纔下鄉巡回義診時,得知農民紀有臣家庭生活非常貧困,但為人老實厚道,任勞任怨,苦無生財之道,主動登門勸其養豬,並為其拿出4000元修豬捨、購豬仔和買飼料,養殖技術他也全包了。幾個月後30頭豬出欄純收入4500元。
郭玉臣是北林區東津鎮人大辦主任,過去由於工作業務比較少,一年工作多半年閑。鄉鎮黨委號召組建助民服務隊後,他憑借自己比較熟悉市場信息的優勢,加入了信息中介服務隊。兩年來,他多次深入8個村的68戶貧困戶中進行細致的調查了解,針對這些農戶的實際,幫助他們出點子、找門路。對有能力外出打工的55人,及時提供務工信息,鼓勵他們外出務工,每戶年收入7000餘元;對於家中脫離不開、不能去外地打工的16人,積極與當地磚廠、米業加工廠等企業聯系打工,每戶年收入5000餘元。
服務隊員以火熱情懷助民服務進萬家,產生了1+1大於2的功效和勃勃生機。通過助農服務隊這一實踐平臺,實現了與群眾盼技術、盼市場、盼信息的同頻共振。當地群眾說:『服務隊真心實意為百姓辦事,這樣的乾部我們佩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