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12月11日電 哈市道外區長春街266號居民向本報反映,自從供暖分戶改造以後,室溫就沒達標過。因為室內冷得難以忍受,白天好多居民都不願意在家休息,該樓幾乎成了空樓。
7日,記者首先來到道外區長春街266號2單元803室的耿女士家,只見廚房的門上掛著一條棉門簾子,大屋擺著一臺電暖器,溫度計顯示室溫只有13℃。記者用手摸了摸暖氣,沒有一點熱度。耿女士說,她家是1990年進戶的,室溫一直都很好,自從2005年進行了分戶供暖改造後,當年不知什麼原因室溫突然下降。一次,她去樓下的鄰居家串門,發現鄰居家安裝的供暖管線直徑明顯比自己家的管線粗,且暖氣的溫度也比自己家的熱。現在該樓是早晚各供暖一次,時間既短又不熱乎,再加上她家是頂層,還是供暖末梢,室內溫度每天要比樓下的居民家低2℃。如今家中的天棚全結了霜,不得已,她花60多元錢買了兩條棉門簾子,以遮擋住經常透風的廚房門和小屋的窗戶。
由於室內溫度太低,白天整棟樓裡幾乎沒有人,聽說記者來采訪,其他的居民都是特意趕回了家。記者隨後來到3單元803室的朱女士家,朱女士對記者說,為了減少熱量的流失,孩子把她家重新裝修了一下,牆壁包上厚布,還吊了天棚,可是室溫還是沒達標,她已經被凍感冒兩個月了。記者又來到4單元801室的畢女士家,她家的溫度計顯示室溫為13℃。畢女士說,她和老伴兒都患有慢性疾病,非常怕冷,前段時間老伴兒還因室溫較低舊病復發,住院治療了一段時間。
記者從該樓的供暖單位獲知,他們是今年接管該樓的供暖時纔發現,該樓的供暖管線在分戶改造時出現了問題,即為居民安裝的供暖管線直徑粗細不匹配,造成供暖時熱水流量不暢通。針對這一問題,他們正在積極與改造工程部門協商,爭取盡快研究解決這一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