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政務·政策  >  政策
搜 索
解讀《政府工作報告》:宜居行動 繪就城市新景
2007-12-13 10:56:59 來源:東北網-新晚報  作者: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東北網12月13日電 亮點行動:進一步完善城鄉規劃編制體系,組織編制《印象哈爾濱專題規劃》、《危棚房改造規劃》、《防災疏散空間規劃》、《公共服務建設規劃》、《新區建築風格規劃》、《市域村鎮體系規劃》。完善規劃管理、監督體系和科技手段,進一步提高規劃工作水平。繼續加強『聯合執法』,嚴肅查處開發違規違法行為。

  環境改造確保百姓出行順暢

  城鄉規劃『聯合執法』嚴查開發違法行為

  亮點行動:強化政府對土地一級市場培育、開發和管理,收回超期未開發的閑置土地,最大限度地盤活城市存量土地資源。鼓勵支持社會力量投資建設公園、路橋、供水和垃圾處理等基礎設施,大力推動清冰雪、環衛保潔、市政設施維護、園林綠化養護等公用事業市場化運作,面向社會有償轉讓停車場、空間廣告、公交線路和公共設施冠名等公共資源經營管理權。采取建設-經營-移交、資產證券化、委托借款等方式,解決城市基礎設施和公用事業項目建設資金問題。編制沿江水利產業帶規劃,組建水務投資公司,發展水經濟。

  基礎設施推動城區路網全面昇級改造

  亮點行動:繼續加大城市基礎設施建設力度。實施道外二十道街松花江大橋、磨盤山供水二期、『三馬地區』改造、何家溝綜合整治、西泉眼水庫維修加固工程。啟動何家溝群力污水處理廠、平房污水處理廠、西南部集中供熱、華能熱源擴建、內河清水水源建設工程。啟動三環西橋、軌道交通一期工程建設。實施哈爾濱火車站綜合改造和外延性道路打通工程。配合鐵道部推進哈西火車站和哈大客運鐵路建設。根據大頂子山航電樞紐工程帶來的水位變化,加快推進沿江堤防工程建設。實施路暢工程,推動城區路網全面昇級改造。繼續推進行人過街橋、無障礙通道、公廁等便民設施建設。加強公交基礎設施建設,新增、更新公交車輛120臺。

  環境整治實施秋林商務區等改造工程

  亮點行動:推進城市環境綜合整治。采取市區結合、以區為主的方式,改造建設500個居民庭院、50個社區休閑健身廣場,同步改造周邊破損道路,解決居民出行難問題。推進燈飾亮化工程,豐富城市夜色景觀。實施秋林商務區等改造工程,提昇中心城區環境形象。進一步加大交通環境整治力度,嚴格查處交通違規違法行為。實施松花江哈爾濱段綜合治理工程,建設沿江景觀帶,重點搞好金河灣濕地植物園等整治工程,建設灘涂生態景觀區。推進臨江建築節能性景觀改造,實施賽場、運動員村周邊環境淨化、綠化、美化、亮化工程,進一步推進哈阿出城口和奧運火炬傳遞線路周邊環境綜合整治。

  亮點行動:加強城市管理。進一步整治外部建築物和設施蒙塵污漬,亂扔亂倒、亂停亂擺、亂貼亂畫等不文明現象。合理劃分市、區事權財權,落實管理責任。加強街道辦事處公共服務職能,推進城市管理進社區。實施『數字城管』網絡三期工程,完善快速反應和及時處置系統。實行標准化檢查考核,建立科學合理的城市管理考評體系。按照『精心規劃、精制建設、精細管理』要求,推進精細化管理長效機制建設。加強城區科學綠化和管護,提高綠化水平和成活率。新增綠地860公頃,新植樹木110萬株。采取切實措施,提高城市環境衛生管理水平。

  城市經營有償轉讓停車場等經營管理權

  打造城市綠色生態

  關停200兆瓦小火電機組

  數字解讀:增加節能減排資金投入。嚴格控制高耗能、高污染新建項目和規模以上工業企業燃煤增量。著力抓好電力企業二氧化硫減排,限制能耗高、污染重機組發電。關停200兆瓦小火電機組,淘汰10戶企業落後產能。加快分散供熱鍋爐聯片並網改造,淘汰50臺7兆瓦以下燃煤供熱鍋爐。完成松花江污染防治和二氧化硫治理工程項目20個。實施馬家溝污水轉輸、文昌污水處理廠污泥綜合利用、沿岸重點排污企業水污染源治理工程。建立科學、完整、統一的節能減排統計、監測和考核體系,把節能減排納入政府領導工作評價和企業負責人業績考核內容,實行嚴格的問責制。深入開展節能減排全民行動。單位工業增加值綜合能耗下降4%。

  開發風能地熱等可再生資源

  數字解讀:大力發展循環經濟。推進工業三廢綜合利用等6個產業化示范工程。建立危害環境的廢棄物回收處理產業化體系,工業固體廢棄物綜合利用率提高1.2個百分點,達到77.8%。開發風能、太陽能和地熱等可再生資源,建設依蘭、方正等3個風力發電場項目,新建、改建3個熱電聯產項目。啟動建設市開發區和利民開發區兩個循環經濟專業園區。

  建兩個省級以上自然保護區

  數字解讀:加強生態環境建設和保護。推進松花江乾流、一級支流水域環境綜合整治。實施天然林保護等生態恢復工程,造林綠化10萬畝,建設省級以上自然保護區2個。啟動實施國家一期黑土地治理工程。實施《哈爾濱市農村小康環保行動計劃》,探索水行政執法新機制,在飲用水源地一級保護區、松花江流域乾支流兩側1公裡范圍內村屯,實行畜禽糞便、污水、垃圾綜合整治,對施用農藥、化肥實行嚴格監控。建立重大污染事故快速反應機制,完善環境與發展綜合決策機制。推行有利於環境的生產和消費方式,創建環境友好型企業、環保宜居社區、綠色學校、環境優美鄉鎮、生態文明示范村100個。

責任編輯:宋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