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社會萬象  >  民生
搜 索
人大代表政協委員急切呼吁整治哈站站前廣場
2007-12-14 09:29:49 來源:東北網-黑龍江日報  作者:盧軍 閆雪峰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東北網12月14日電 哈爾濱火車站站前廣場是哈市最大的對外服務窗口和交通樞紐。然而,廣場及周邊秩序混亂,讓哈爾濱城市形象大打折扣。

  《黑龍江日報》對此問題一直特別關注。今年3月,本報曾就站前廣場地下通道成隱患做連續報道,引起哈爾濱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視。5月份,由哈爾濱市政府牽頭,市城管局、規劃局、整治辦、工商局、哈鐵路局、執法局及南崗區各委辦局近30個部門,針對站前廣場及地下存在的問題進行了綜合整治。但是,廣場空間無序,旅客無方向性;地下通道的交通功能被商業功能淹沒,導致通往火車站的乘客不得不攀越柵欄,造成安全隱患;公交換乘系統不合理,站臺擁擠無序,但由於多頭管理、責任不明晰等原因,很多問題依然沒有得到有效解決。

  今年哈爾濱市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出:『2008年將實施哈爾濱火車站綜合改造和外延性道路打通工程』。專家提出,站前廣場改造,合理規劃地下,使其充分發揮交通功能是關鍵。就哈爾濱火車站站前廣場及周邊改造問題,11日,記者再次進行了現場走訪,並采訪了幾位哈爾濱人大代表和政協委員。

  現狀:

  站前周邊混亂依舊

  11日15時,火車站站前廣場上,一些專門靠給長途客運攬客為生的人,站在街道兩側肆無忌憚地大聲吆喝,遇到旅客就上前軟磨硬泡。而在一側的鐵路街上,七八輛面包車依次排開,司機見到從火車站出來的乘客就過去詢問去哪,有一些外地人還不明白怎麼回事就被拉上了車。在站前廣場公交站點前,十餘輛拉腳的『摩的』、『港田』佔據了公交專用道。公交車不得不在站外停車。

  24小時地下通道只有一條

  站前廣場地下通道多數關閉,行人無奈翻越護欄;通道設施不全、方向不明、24小時通道只有一條,造成行人不得不翻越護欄;交通功能被商業功能淹沒。今年3月本報曾經對此做過大量報道。11日,記者再次來到站前地下通道,問題依舊。

  哈樂地商場內一業主告訴記者,目前,地下廣場有『哈樂地』、『永華』、『富利達』三家商場,除了北苑商場與紅軍街的地下通道24小時開通以外,站前其它通道都是8時20分至17時開放。而記者在哈爾濱火車站龍門大廈公交站點附近看到,還不時有行人冒險跨越護欄過街。

  哈站前廣場現狀圖顯示,廣場空間無序,地面停車場佔地過大,地下出口太少,旅客無方向性,公交換乘系統不合理,站臺擁擠不堪。

  建議:

  政協委員趙曉梅:退出地下商業建地下停車場

  應該將哈爾濱火車站站前廣場及地下通道實施綜合治理納入議事日程,對哈站前廣場應從速改善設計和設置。將地下商業一部分退出,建地下停車場和出租車停車場,對出租車進行規范管理。開放通行的地下通道出入口,並設置明顯標識,應使旅客、市民快捷、就近通過地下通道,以防行人穿越迷失方向。

  人大代表史鐵生:打破多頭管理成立專管部門

  哈爾濱火車站站前廣場的整治涉及到市城管局等30個部門,這就難免在整治過程中出現責任劃分不清、管理銜接有漏洞等現象,導致問題不斷反彈。建議哈爾濱市成立一個專門的管理部門,對站前廣場實施長期、有效的治理,這樣既可以避免出現問題時各部門間互相推諉,還可以從根本上解決站前廣場的頑疾。

  人大代表王文君:應重新規劃合理布局

  地下廣場沒有發揮應有的交通功能,要想解決問題,首先應該重新規劃,合理布局,適合人的出行。另外,鐵路、地方各部門要徹底協調統一,不要各自為政,要相互配合,抓住2009年『大冬會』的契機,重新將站前規劃好。讓哈爾濱火車站前管理有序、面貌整潔,以完美形象展現在八方來客面前。

  采訪後記

  記者在采訪中了解到,目前,哈爾濱火車站綜合改造項目的前期工作已經啟動,成立了火車站綜合改造籌備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相關部門正在進行項目設計、調查摸底等前期工作。規劃的主要目標是對站前廣場周邊及地下車流、人流的交通整合、鐵路街的拓寬等改造工程,預計兩年完成。

  報道回放

  3月2日《站前廣場地下通道多數關閉,行人無奈翻越護欄險象環生》

  3月5日《站前地下通道成『迷道』》

  3月6日《通道開不開不歸我們管》

  3月9日《功能異位制約通道開放》

  3月12日《重新設計規劃理念是關鍵》

  3月13日《市委督察室正式介入調查》

  3月16日《堵住的是民心失去的是威信》

  3月19日《通道落鎖,擋住『執政為民』》

  4月6日《哈爾濱市將集中整治站前廣場》

責任編輯:孫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