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12月17日電 2007年歲末,黑土地上再傳喜訊:按可比價格計算,預計全年生產總值比上年增長12%以上,連續6年保持兩位數增長。
宏觀調控帶來了經濟增長方式的根本變革,增添了可持續發展的後勁。『黑龍江制造』在人們期待的目光中一步步走向發展的巔峰。百姓端上了盼望已久的『飯碗』,腰間的口袋越來越鼓了……在2007年的中國經濟交響曲中,『黑龍江』不愧是一個高亢的音符。
『上大壓小』成功落地
2007年5月20日,擁有40年歷史的大唐佳木斯第二發電廠在我省率先實施關閉爆破。那一聲聲震天轟響,拉開了全省小機組關停的序幕,也激醒了人們的頭腦:單純的『GDP崇拜』已成為過去,又好又快發展纔是經濟發展真正的主旋律。
在這個廠工作了38年的老職工劉廷義如此坦露心聲:『這個電廠太老了,耗能高,還污染環境。小廠關了,會有更好的大廠建起來。』
事實沒有讓劉廷義失望。僅僅時隔半年,11月22日,大唐哈爾濱第一熱電廠2×300MW『上大壓小』新建工程獲得國家發改委正式核准批復。大唐黑龍江發電有限公司有關負責人描繪了這個項目的美好前景:預計2008年底前兩臺機組實現正式投產。投產後每年可繳稅金1.5億元,提供1000餘個就業崗位,代替現有小鍋爐366臺,拆除煙囪288根,大幅度降低污染物排放,年節約燃煤52萬噸。節能降耗、增產減排、改善環境都將通過這個項目變成現實。
『區別對待、有保有壓』是這輪宏觀調控最為顯著的特點。『上大壓小』,國家宏觀調控的一項重要內容,在黑龍江成功落地。宏觀調控帶來了經濟增長方式的根本變革,增添了可持續發展的後勁。
哈爾濱第三發電廠王文艷欣喜地對記者說,省發改委已審批通過了2006~2020年哈爾濱市熱電聯產規劃,確定了華電能源哈爾濱第三發電廠為呼蘭、松北兩區供熱供暖的主熱源。項目投產後,區域內227臺小鍋爐將陸續關停,169個煙囪將與市民揮手作別。
一項項利國惠民工程的實施,彰顯了政府對環保和民生的極大關注。2007年,我省關停了共計72萬千瓦裝機容量的小火電機組,依法關閉小煤礦433處。萬元GDP和萬元工業增加值綜合能耗分別下降4%和7%左右。能耗下降了,經濟增長的列車並沒有慢下來。今年1~10月,全省規模以上工業實現增加值2290.3億元,同比增長15.8%;主營業務收入4949.5億元,同比增長11.1%。種種跡象表明,在國家宏觀調控這個指揮棒下,我省的經濟增長方式更趨科學,經濟增長內驅力日趨強勁。宏觀調控將黑龍江引向一個新的起跑線。
『黑龍江制造』勇闖市場
『黑龍江制造』堪稱中國裝備制造業中的強勁一族。不僅國內,更包括國際的采購商們,向『黑龍江制造』拋出了大把的采購清單。
11月6日,齊二機床集團在上海舉辦的2007中國國際工業博覽會上展出了自主研發並具有完全自主知識產權的世界首臺XNZ2430新型大型龍門式五軸混聯機床和國內首臺、亞洲最大的SKCR165/1200型數控纖維纏繞機等一系列新產品。展會期間,齊二機床集團先後與大港油田、哈電集團等企業簽訂合同近3億元。
一重集團近日簽定了出口韓國的5米寬厚板軋機主機的供貨合同,實現了我國寬厚板軋機主機出口零的突破。據了解,今年前十個月,一重集團簽定的出口合同總額超過2億美元,為2006年同期的5.4倍。
……
如此振奮人心的消息接踵而至,黑龍江裝備制造業正在自主創新的路上奔跑著。其奮發有為的姿態成為新型工業化道路上最為亮麗的風景,其勇闖市場的勁頭正在轉化為強勁的生產力。省經委主任陳長湧說,我省裝備、石化、能源、食品等支柱產業一直保持20%以上的快速增長,競爭優勢與集聚效應逐步顯現。2007年,1.06億元省技術改造專項資金重點投向了裝備、石化、能源、食品等支柱產業及高新技術產業中的一批牽動作用強的項目,企業發展如虎添翼。
在黑龍江這片老工業基地上,新型工業化就像一駕巨型馬車,政府伸出了手,有力地推動它前行。作為市場和創新主體的企業,也在緊緊抓住時機,沿著企業信息化、產業集群化、資源集約化、經營國際化的路徑,昂首闊步向前進。
我國正在實施的重大裝備國產化工程,對於黑龍江來說,是一個難得的機遇。共同分享發展機遇,共同面對各種挑戰,黑龍江的經濟發展必將助力整個中國經濟的騰飛。
不同資本競相叩響龍江大門
無論是一年一度的哈洽會,還是在『走出去』參加的各種展會上,黑龍江以真誠合作、熱情開放的姿態走入人們的視野。『築巢引鳳』,這個充滿東方色彩的詞匯頻頻出現在各種不同的場合。各種不同資本競相叩響了黑龍江的大門。
2007年9月1日,中國鋁業公司出資12億元對東北輕合金有限責任公司進行重組,佔有重組後東輕的75%股份。12億元,對於急於發展、資產負債率超過50%的東輕公司來說,堪稱『雪中送炭』。總投資29億元的東輕超大鋁板帶材項目因此獲得了發展的強勁動力。
無論是外來投資者,還是本埠企業,皆以務實、開放的心態,從戰略高度勾畫未來合作的『路線圖』。
產業招商成果豐碩。我省曾是全國產糖大省。但當糖業走向市場後,企業抵御市場風險的能力嚴重弱化。為了激活昔日的『甜蜜產業』,政府、企業紛紛『走出去』,意欲『請進來』。在短短兩年時間裡,黑龍江17家大大小小的制糖企業,已有14家分落兩大糖業巨頭麾下。中國最大制糖企業——洋浦南華糖業集團,我國北方最大的甜菜制糖企業——河北天露集團,成為這場並購的主角。在這場並購中,還出現了來自大不列顛的英國糖業(海外)有限公司的身影。
遠道而來的投資者對黑龍江地方政府發展經濟的決心頗為贊許。洋浦南華糖業集團副總裁郭繼華說,他們是很務實、想乾事的人。為了支持南華,海倫市委、市政府把20萬畝甜菜種植列為全市大事大項第一號,全力為南華糖業有限公司提供原料,確保項目擴產。正是這種誠心和乾勁,引來『鳳落枝頭』。
黑龍江正在利用各種平臺,充分展示著積極向上的美好形象。黑龍江的經濟發展,不僅可以提昇自身的實力,還使眾多投資者得到實惠。今年,外商在黑龍江直接投資增長20%以上,實際利用省外資金增長50%以上。合作雙方將在更高層次上實現互利共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