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12月17日電 黨的十六大以來,七臺河市國民經濟平穩快速發展,經濟總量躍上新的臺階。2002~2006年,國民經濟保持了持續、快速發展的勢頭,GDP增幅連續5年超過全省平均水平,各年均保持了兩位數的增長,2002~2006年增幅分別高於全省1.3、1.8、1.3、1.6和0.4個百分點。
人均GDP居全省第3位。隨著經濟總量大幅增加,人均生產總值也逐年穩步提高。人均GDP2002年為7619元,2005年突破了10000元,2006年達到12870元。2002~2006年分別居全省第5位、第5位、第4位、第3位和第3位。
非公有制經濟快速發展,成為立市經濟。2002年七臺河市在全省率先完成國企改制,實現非公有制經濟立市,2006年非公有制經濟增加值實現73.4億元,比2002年年均增12.8%,2006年佔全市經濟總量的64.3%,佔地方經濟總量的92.0%。
第一產業穩步發展。第一產業增加值由2002年的7.95億元增加到2006年的13.9億元,年均增長9.4%。第二產業高速發展,增幅高於全省1.8個百分點,成為拉動經濟的主要動力。第二產業增加值由2002年的29.16億元增加到2006年的57.1億元,年均增長16.0%。第三產業發展速度加快。第三產業增加值由2002年的28.78億元增加到2006年的43.2億元,年均增長10.5%。
5年間,經濟實力進一步增強,2006年地方財政收入、全部稅收收入分別實現9.19億元和16.1億元,比2002年年均增長31.1%和29.7%。人民生活水平顯著提高,2006年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農民人均純收入分別達到8908.7元和3698.7元,比2002年年均增長17.0%和9.5%,為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奠定了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