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經濟·旅游  >  經濟
搜 索
培育10餘個龍頭企業 五常大米品牌之路越走越寬
2007-12-18 13:50:39 來源:東北網-黑龍江日報  作者:王巍 張傑 馬少忠 陳猛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五常水稻生產基地。張傑 攝

  東北網12月18日電 大旱之年,五常水稻大獲豐收,水稻總產超過11.5億公斤,比去年增收一成。其中名牌優質水稻佔總產的百分之六十,這百分之六十,是五常稻農增收的主要部分。不久前,五常大米名牌之一『美裕』,在北京『登堂入室』:走進了人民大會堂,成為國家體育總局、中央電視臺的專供米。『美裕』極品大米賣出了50元/公斤的天價,比普通大米高出十多倍,為五常大米的『品牌之路』錦上添花。

  中良美裕是北京的一家米業公司,落戶五常後,他們走『高、精、尖』的路子,在水稻生產、市場營銷、企業形象打造上都實現了創新和突破,把五常大米包裝打造成安全、健康、營養的有機食品極品,大大提高了農產品的附加值,從而能夠賣出『天價』。

  通過實行大米品牌整合,做強做大龍頭企業,是五常政府發展大米產業的第一舉措。五常市通過建立完整的稻米產業化經營機制,重點培育了葵花陽光、中良美裕、綠風集團等10餘家水稻生產龍頭企業,實現了公司加農戶的現代農業經營模式。全市稻米訂單達到7.8萬份,總量50萬噸。龍頭企業的帶動,五常大米的品牌效應彰顯,各龍頭企業使用統一綠標和中國名牌,五常大米因品牌優勢,每公斤比周邊縣市高出0.3元,僅此一項,農民增收1億元。

  龍頭企業的市場開拓,也提昇了五常大米的品牌形象。中良美裕在京走紅之前,葵花陽光米業引進國際國內一流的大米生產加工設備,實現了『優質水稻的良種化、栽培管理的無毒化、加工生產的防污化』。他們的產品已打入了家樂福、沃爾瑪、華聯等大型超市,暢銷北京、上海、江蘇、青海、河北、重慶、遼寧等省市自治區,還出口遠銷到日本、韓國、俄羅斯等國家。丹貝米業打造五常大米的強勢品牌,是從五常大米的質量起步的,他們與市農業技術推廣中心合作,由公司提供科研經費,中心承擔新品種的篩選、培育和後備優良品種的選育工作,種植過程由水稻專家進行指導。

  五常大米因其優良的品質一直以來都是國內市場的寵兒,也因此一度被『假冒偽劣』所侵害。為了解決這一突出問題,五常從水稻的生產環節抓起,統一基地建設,統一優良品種,統一技術規程,統一包裝標識,統一宣傳規劃,統一依法管理,樹立起五常大米的品牌形象,先後取得五常大米產地證明商標和中國原產地域產品認證。他們把260家大米加工企業和100多家大米經銷商組織起來,組建了五常大米協會和綠風優質米開發集團,規范了五常大米的生產、加工和營銷行為。

  目前,五常260家大米加工企業中,有自主知識產權的187家,有食品生產許可證的146家,達到規范化生產的209家,這些企業都有自己的規范包裝,加工五常大米65萬噸左右,佔商品量的90%。

  在五常市政府記者了解到,五常以規范五常大米品牌為切入點,打造馳名商標,力爭用三年時間,把五常大米培育成為農民增收、企業增效、財政增稅的支柱產業,把五常發展成為黑龍江省稻米加工基地、北方稻米集散中心。

責任編輯:孫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