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12月19日電 隨著氣溫的逐漸下降,很多街道邊、小區旁流動攤位逐漸減少,卻多出了很多小房,上面紛紛『冒出』小黑煙囪,污染著空氣,損害著市民的健康。
記者在采訪中注意到,這些遍布在街道邊、小區旁的『黑煙囪房』裡面大多是賣水果、蔬菜的,此外,還有修鞋攤、小吃攤、食雜店等,有的立交橋下的看車棚也冒出了黑煙。這些小『黑煙囪房』各式各樣,有的是用木板釘的,有的是用鐵皮做的,也有用五彩布等搭建的。有的小房帶輪子可以移動,有的是固定的,在房腳下墊著磚頭、石塊。為了取暖,這些小房子裡面普遍都安放了爐子,把爐筒子伸到房子外面,爐子用煤做燃料。活動房大多集中在二三類街路邊的人行道上、小型露天市場內、馬路市場內、小區居民樓的牆角處、門洞旁等,個別的放置在交叉路口的人行道上,阻礙正常交通。
市民李先生說,這些活動房大多是破破爛爛的,有的幾乎是用廢品拼湊起來的,都冒著很濃的黑煙,不但影響整體環境,而且導致空氣質量下降,成了市區空氣的『殺手』,損害市民的身體健康。有的房子甚至堵住了消防通道,不但妨礙居民出行,而且還存在著很大的安全隱患。
在道裡區地德裡小區,正在一活動房內買菜的張女士說,由於外面太冷,她一直到有爐子取暖的小屋裡面買菜,感到很方便。對於爐子造成的空氣污染和安全問題,感到擔懮。她表示,如果附近有便民的室內農貿市場,她會選擇去那裡,買菜還會有更多的選擇,不像在這個小屋裡,只能是有什麼買什麼,而且還能提昇了城市的形象。
記者看到,無風的時候,這些煙囪房的附近彌漫著渾濁的黑煙,過路的市民被嗆得掩鼻疾行;而在有風的時候,這些煙囪房冒出的縷縷黑煙被風吹得很遠,污染隨之擴散。很多煙囪房附近,堆積著隨意亂倒的爐灰,灰塵隨風而起。
采訪中,很多市民都表示,自入冬以來,降雪偏少,有風的天氣少,哈爾濱市的空氣大多時候不是很好,這些『黑煙囪房』對空氣的影響是雪上加霜,希望有關部門采取適當的措施,消除黑煙囪,讓市區的空氣好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