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社會萬象  >  民生
搜 索
注重自己的心理健康 你去做過心理體檢嗎
2007-12-23 07:52:23 來源:東北網-哈爾濱日報  作者:戴剛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東北網12月23日電 健康如今越來越受到人們的重視,通過定期的體檢了解身體狀況,做到有病早治,已經是很多市民的習慣。近日,記者在哈爾濱市一些醫院走訪時發現,現在人們已經開始注重自己的心理健康,自覺到醫院進行『心理體檢』的人多起來。

  身上不舒服,原來患的是『心病』

  近日,在哈爾濱市一家事業單位工作的於女士感到身體不舒服,常常感到頭暈乎乎的,不是食欲不振,就是睡眠不好,並且還伴有焦慮和急躁,一著急就嘔吐。於女士來到哈爾濱市一家綜合醫院檢查,醫生對她進行了多項檢查之後發現,於女士並沒有什麼嚴重的生理疾病,建議於女士到心理門診進行檢查。

  與於女士情況相似的還有哈爾濱市市民崔先生。據崔先生介紹,由於工作壓力大,他從半年前開始總是莫名其妙地心慌,上班也沒有辦法安下心來去做事情,看了好多醫生都說是『植物神經紊亂』。崔先生很困惑,心電圖、彩色B超都做了,頸椎片子、胸片也拍了,沒有發現什麼問題,但是每天早上起床之後總是胸悶、心慌、氣短、喉嚨堵得慌,而且後背發緊發沈,晚上常常徹夜難眠。崔先生聽一個懂醫的朋友說,他表現出來的癥狀可能是由心理問題引發的。聽從了這位朋友的建議,他來到醫院的心理門診進行檢查。

  心理門診的醫生針對於女士和崔先生的情況,為他們進行心理量表測試、訪談觀察之後初步診斷他們都患有輕微的『焦慮癥』。

  據哈爾濱醫科大學公共衛生學院醫學心理學教授王麗敏介紹,在生活節奏日趨加快的今天,隨著學習、工作、精神等各種壓力的加劇,青少年的『逆反』、焦慮,中青年人的工作壓力、情感困惑,老年人的孤獨、抑郁等,已成為困擾現代人的主要『心結』。而一些心理問題則可以導致如腹痛、胸悶、背部疼痛、惡心、嘔吐、不能耐受某種食物等癥狀,還有一些表現為氣促、心悸、頭暈等心肺癥狀等等。

  王麗敏說,心理問題不同程度地表現在各個年齡段的現代人身上,在平時接待的心理諮詢者中,既有剛參加工作的年輕人,也有處於更年期的中年人、退休後的老年人,諮詢的問題多集中於工作昇學壓力、情感受困、家庭子女教育等方面。王教授分析認為,許多處於成長過渡的關鍵時期———『逆反期』的青少年,自我意識逐漸加強,會以和父母對著乾來體現『自我』的存在;一些剛剛參加工作的年輕人不能很快適應社會,又無法自我調節;處於更年期的男性或女性,家庭和事業往往會發生一些變化;老年人退休後的失落感、空巢現象等都會引發心理問題。

  『心理體檢』都查什麼?

  據了解,目前『心理體檢』普遍采用國家公認的量表對被測者進行問答式測試。測試分為智力類、個性人格類、情緒類、亞健康狀況類、婚姻家庭類及生活滿意度等測試類型,每一類別下都有多個不同的量表可供選擇,心理諮詢師會就不同諮詢者出現的心理問題選擇不同的心理量表體檢。

  王麗敏教授介紹,『心理體檢』實際上與身體檢查一樣,都是用數據來說明你的健康狀態,不同的是『心理體檢』需要被測者做一系列的測試題目,最後通過專業統計、分析得出結論。

  據王教授介紹,人類精神活動是有機、協調的統一體。從接受外界刺激,一直到做出反應,是一系列相互聯系不可分割的活動。精神活動包括感覺、知覺、記憶、思維、情緒、注意力、意志、智力、性格、意識等,其中任何一方面的異常都可引起精神活動障礙,均可表現為精神異常。最常見的精神障礙有焦慮、恐怖、幻覺、妄想、興奮、抑郁、智力低下、品行障礙及不能適應社會環境等,這就需要人們要像重視身體檢查一樣重視『心理體檢』,盡早發現心理方面存在的問題,及時控制治療。

  出現哪些問題(疾病)需要找心理醫生進行『心理體檢』呢?王麗敏說,如果一個人長期出現下面5類癥狀就應及時到醫院找心理醫生進行『心理體檢』。

  ⑴心理疾病或身心疾病。如抑郁、焦慮、恐怖、疑心、?癥、神經性厭食、神經性嘔吐、睡眠障礙等。

  ⑵老年期心理問題。包括老年人的孤獨、恐懼、自卑、多疑、懮郁、失落心理等。

  ⑶更年期心理問題。常稱『更年期綜合征』,表現為:月經紊亂、植物神經紊亂、情緒不穩定。心理上緊張、焦慮、恐懼、敏感、多疑等。

  ⑷兒童心理、行為問題。如多動癥、遺尿癥、學習困難、厭學等。

  ⑸性心理諮詢。包括陽痿、早泄、性冷淡、異裝癖、戀物癖、窺陰癖、露陰癖等。

  心理和生理都應該定期檢查

  哈爾濱健康醫院是哈爾濱市較早將生理體檢和『心理體檢』捆綁在一起進行的醫院。據該院的趙叢笑院長介紹,醫院自開業以來,在近四年的時間裡為哈爾濱市兩萬餘人進行了『心理體檢』。並對許多心理出現問題的就診者進行了心理乾預。

  趙叢笑介紹,『心理體檢』應該定期或者根據個人情況不定期地進行。以往人們只注重對身體進行生理檢查,而忽略了心理檢查,導致一些人的心理問題不能得到及時的乾預和診療,貽誤了治療的最佳時間。

  趙叢笑說,其實心理檢查和身體的檢查同樣重要,生理體檢是為了能夠主動掌握身體的情況變化,對可能發現的問題及早治療。『心理體檢』的道理也一樣,許多心理疾病不是一朝一夕產生的,也具有生理疾病所常有的『潛伏期』,如果能夠通過心理測評等手段及早發現,再通過專業的心理諮詢師、心理醫生適當疏導或對癥診治,就可以收到較好的效果,防止心理問題演變成嚴重的心理疾病。因此,建立心理預防的機制,心理體檢肯定是必須的、也是重要的手段。記者從哈爾濱市幾家醫院的心理門診了解到,自覺進行心理檢查和評估的來訪者,很多是處於職業壓力較重的行業,比如教師、媒體人員、企業管理人員等,文化層次較高,能正確看待心理問題。

  很多醫生指出,出現心理問題應該及時請教有關專家,積極配合治療。此外,每個人的心理素質都有很大的提昇空間,只要能正確面對自己的心理問題,就可以讓自己身心愉悅。

責任編輯:岳同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