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1月5日電 為了辦好『人們群眾滿意的教育』,通河縣近年來始終把大面積提高學校教育教學質量作為教育工作的頭等大事來抓,調動一切積極因素,千方百計把教學質量搞上去,得到省市有關部門的認可。
通河縣教育局幾年來堅持不懈地把提高教育教學質量放在教育工作首位,克服經濟基礎薄弱,辦學條件低差,交通信息閉塞,高素質教學人纔匱乏等不利因素,調動一切積極因素,千方百計把教學質量搞上去,使人們群眾對教育的滿意率不斷提昇。2007年,通河縣高標准通過省政府『兩基』終結性驗收。高考成績在哈爾濱市農村十二縣市排名中,文科總評第六名,考生平均成績407.7分,理科總評第三名,考生平均成績458.2分。高中會考成績在哈市農村十二縣市排名第一。通河縣第一中學是我縣唯一普通高中,2007年,被評為哈爾濱市『大力推進素質教育,大面積提高教學質量先進單位』,受到市教育行政管理部門表彰獎勵。通河縣大面積提高教育教學質量的主要做法有四:
一、積極改善辦學條件,為提高教學質量創造條件。2005年以來,通河縣投入資金4416.6萬元,改造學校危房10.28萬平方米,使全縣學校C、D級危房全部得到改造。同時,投入資金435萬元,購置教學設備,使學生能夠享用到現代化教學手段,為提高教學質量夯實了物資基礎。
二、加大師資培訓力度,提高教師隊伍整體素質。近三年來,通河縣教育行政管理部門建立健全了教師培訓檔案,中小學校教師學歷達標率達100%,每年集中培訓時間不少於30天,同時輪流派出骨乾教師和中青年校長到省市名牌學校掛職培訓,教師隊伍的文化業務素質和職業道德素質明顯提高,為大面積提高教學質量提供了思想、智力保障。
三、轉變機關工作作風,全心全意服務基層教學工作。近幾年,通河縣教育局一直堅持機關乾部包校工作制度,從黨政班子成員到股站辦乾部,真正做到靠前指導,貼近服務,及時反饋信息,使教育行政部門能夠准確了解工作動態,解決工作中出現的問題,科學地推進教學質量提昇,為大面積提高教學質量提供了組織保障。
四、制定有效的獎懲機制,激發教職工積極性。通河縣教育局不僅制定了行之有效的教學質量考核方法,而且把教學質量的昇降作為骨乾教師評定,評優獎模,職稱晉昇的主要條件,使工作成績與切身利益密切關聯,有力地調動了教師工作的積極性。2007年,通河縣又制定了『關於對高考、中考取得優異成績的考生及在教學工作中做出突出貢獻的教師進行獎勵的決定』,進一步調動了教師工作積極性和學生學習熱情,為大面積提高教學質量提供了制度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