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1月10日電 9日,一則關於6月1日起商家不得再免費提供塑料購物袋的消息引起眾多市民和商家的關注。塑料袋『免費午餐』停供將給哈市百姓和商家帶來怎樣的影響?各界對此如何看待?記者對此進行了專門調查。
節約成本超市很贊成
據業內人士介紹,商場、超市和農貿市場是塑料袋的最大提供者。據世紀聯華勝達店店長秘書趙明明講,從節約成本的角度看非常贊成塑料袋有償使用。由於一直是免費供應,一些顧客有意多索要塑料袋,本來3個就夠用,卻要求再多套上2個。
『白色污染』監管是空白
據哈市環保部門有關負責人介紹,由於沒有形成有效的管理方法和體系,近年來哈市環保部門在塑料袋『白色污染』監管上幾乎是空白。
市發改委有關負責人表示,哈市雖已出臺《再生資源回收利用管理條例》,並於2006年4月1日起實施,但由於種種因素,對塑料袋的回收和再利用還沒有很好展開。目前,塑料袋的回收利用方式很多,但廢棄塑料袋的回收利用在廢棄塑料制品中佔的比例微乎其微,只有一小部分垃圾壓縮站、垃圾場對廢棄塑料袋進行分揀回收,由外地人員上門收購。因此,實行有償使用對遏制哈市『白色污染』意義重大。
政協委員關注『白色污染』
據了解,塑料袋的『白色污染』問題已引起哈市有關人士的關注,去年『兩會』前夕,市政協委員王述強、鮑功民等就曾走進超市,專門就此展開調查,並在會上提交了相關提案。
據政協委員們調查,哈市目前各類超市、商城、購物中心每天至少向社會免費發放100萬個塑料袋,一年下來總數多達3.6億個。盡管部分塑料袋使用可降解技術,但仍對環境造成嚴重的污染。
『愛恨交加』市民平靜面對
市民周先生認為,從自身角度講對收費並不贊成,主要是因為得額外支付一筆費用,但從社會角度想可以接受。一些家庭主婦告訴記者,生活中塑料袋最主要的用途就是裝垃圾,『禁袋』後家裡裝垃圾成了問題。由於經常逛超市、到市場買菜,家裡從未少過塑料袋,有時在超市購物時,她還要向收銀員多要幾個袋。還有一些市民認為,塑料袋是『白色污染』的最大制造者,市民獲取塑料袋的最主要途徑就是買菜、購物時商家提供的。如果超市、市場實行有償提供塑料袋,大家將會有意識地減少塑料袋的使用量,養成自帶袋、使用布袋等好習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