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1月11日電 2007年12月28日,在慶安縣大羅鎮東風村退休老教師陳有林家的書屋裡,二十幾名青少年正進行讀書演講,突然村裡的養雞大王馬海闖進來,慌張地說:『我家的雞拉痢疾打蔫了,吃了些常用藥也不管用。』小青年們聽後,急忙在書架上找出《雞病防治》、《養雞絕招》等書籍,幾分鍾就幫他列出治病藥方。
在嚴寒的『貓冬』季節,往日農民聚眾玩牌賭博的現象不見了,取而代之的是紛紛聚集到農家書屋讀書閱報、學習科技。這是慶安農家書屋蓬勃發展的新氣象。像這樣的農家書屋,慶安縣農村已建起296個,藏書41萬多冊。
這個縣過去曾在行政村普遍建有圖書室,但有的卻是常年鎖頭把門,圖書成了『鏡裡看花』,特別是一到漫長冬季,屋裡冷的像冰窖,難以真正成為讀書場所。縣關工委發現這一情況,及時向縣委寫出《關於農村急需創建農家書屋》的調查報告。縣委書記劉鳳岐立即作出批示,要把農家書屋作為公共文化工程的重要內容,同辦好村級圖書室並重抓好。
全縣確定了5個試點單位,從9個部門抽調27名乾部,進點包村。縣關工委在東風村幫助建書屋時,針對這裡無力購買圖書和設備的情況,老同志先後登門求助縣直機關8個部門,捐書8500冊,書櫃8套,桌椅78套(件),省關工委知道後,也捐書4500冊,給予大力支援。在多方支持下,他們幫助村裡先建起村校合一的綜合圖書室,然後根據居住分散的實際,在7個房屋寬綽的五老人員家中建起農家書屋,又在小賣店、健身房、文化院和客運室建起9個讀書點,形成了覆蓋全村的讀書網絡。
5個試點村取得成效以後,縣委宣傳部利用廣播、電視等新聞媒體,宣傳試點村的經驗;同時還錄制了專題片,到各村屯巡回放映。為解決書屋圖書不足的問題,縣直各部門采取對口支援、包村幫助、領導帶頭等辦法,開展向貧困村捐書活動,縣委、縣政府及各部門捐贈圖書7.3萬冊,省市關工委捐贈6.9萬冊,鄉鎮政府籌集3.7萬冊,行政村自己籌集4.1萬冊,使每個書屋藏書達到2000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