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社會萬象  >  法治聚焦
搜 索
拿20萬贖回你親屬的骨灰 倆竊賊持續做案3年
2008-01-11 10:49:14 來源:東北網-生活報  作者:夏德輝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東北網1月11日電 2004年10月,李某和閆某盜竊骨灰盒然後打電話敲詐第一個死者家屬後,距伊春市區100多公裡的湯旺河區居民的擔懮和恐懼迅速傳播開去。三年來兩人一共作案17起,敲詐錢款數額累計達百萬之巨,得手13起,獲贓款共計8萬餘元。2007年歲尾,李某和閆某落網。

  『拿20萬贖回你父親的骨灰』

  第一個被敲詐的是當地某商店的老板張某。2004年11月的一天,張某突然接到一個男子的電話,對方稱:你父親的骨灰在我們手裡,你趕快拿20萬元贖回,否則就把骨灰揚了。

  張某馬上報案。警方在偵查中獲悉,在第一次敲詐電話打過後,那名陌生男子又相繼打了幾次電話,雖然電話都相當短促,但偵查人員注意到,打電話的男子總愛說一句『知道不』的口頭語。這是偵查人員掌握的唯一一條關於犯罪嫌疑人特征的線索,『但要在全區數萬人口中,排查一名愛說「知道不」口頭語的男子,工作難度可想而知。雖然偵查人員每天挨家挨戶地毯式地排查,但這名男子始終沒有「撞到槍口上」。』徐隊長說。

  在被害人與犯罪嫌疑人的多次電話交涉後,最後的贖金講到了1萬,同時約定贖金的交付地點為南山上一空曠而偏僻的電線杆下。嫌疑人要求被害人將贖金用塑料袋包好,埋到土裡,上面放塊石頭為記號。等他們收到錢後,自然會打電話告知骨灰盒放在哪裡。

  1萬元贖金被埋在了電線杆下,偵查人員在徐軍的帶領下,趁著夜色秘密進入南山,靜候取錢人。埋錢地點一片空曠,沒有大樹等遮擋物,偵查人員只能蹲在草叢中。當時夜晚的氣溫降到零下10多攝氏度,穿著棉大衣都凍得瑟瑟發抖。偵查員餓了吃口面包,渴了喝口礦泉水,目不轉睛地盯著埋錢的電線杆。可是一連蹲了大半個月,取錢人還是沒有進入警方視線。天氣越來越冷了,幾名偵查人員的手和腳都凍傷了,案情卻沒有任何進展,專案組只好暫時下令撤兵。

  又過了近一個月時間,被害人來到公安機關稱:『被偷的骨灰盒找到了,地點是敲詐人電話通知的。』隨後,偵查人員與被害人趕到埋錢的地點挖開一看,1萬元錢不見了。

  『知道不』口頭語幫警方破案

  在2005年至2007年上半年,湯旺河公安分局又相繼接到5起利用骨灰盒進行的敲詐案件,但犯罪嫌疑人非常狡詐,每次打完電話迅速關機,偵查人員根本無法捕捉到他的信息。而且,通知被害人送錢的時間往往與通知其領取骨灰盒的時間相差半個月甚至一個月時間。警方投入了大量的精力,可始終沒有找到犯罪嫌疑人,但是每一起報案都有一個細節,就是敲詐者愛說『知道不』這句口頭語。

  2007年10月12日,湯旺河區個體木器廠業主王某又接到了這樣的電話,便來到湯旺河公安分局刑警大隊報案。

  就在此時,一男子來到刑警大隊報案說,自己的夾包在先鋒街被人偷走,要求他用3000元贖回,包裡有很多票據,同時提供了敲詐他的電話號碼。偵查人員一看號碼,正是敲詐王某所用的電話號碼,難道兩起敲詐案都是同一人所為?徐隊長與偵查員立刻讓丟包者將贖金交給敲詐者,雙方成交後,警方在先鋒街的一個垃圾箱裡找到了被偷的夾包。敲詐者是在先鋒街偷包,警方圍繞著先鋒街展開了地毯式排查。

  10月15日晚,徐隊長帶著偵查員以社區工作人員的身份到先鋒街李某家中排查,剛巧碰上一個陌生的中年男子在李家,徐隊長隨便與他攀談了幾句,發現10句話中,這名陌生男子帶出了五六句『知道不』的口頭語。

  『我當時意識到他就是敲詐者!我們一邊周旋一邊退出李家。當晚,我們在李家附近蹲點守候,發現兩人一直沒有出來,16日一早,當我們身穿警服衝進去的時候,李某與那名陌生男子一下就癱軟在地。』徐隊長說。

  經審訊得知,犯罪嫌疑人李某,43歲,湯旺河人;犯罪嫌疑人閆某,40歲,嘉蔭縣烏拉嘎鎮村民。李某和閆某是10年前在新青區相識的,4年前,二人因經濟窘迫,商量利用盜竊他人墓中骨灰進行敲詐錢財的想法,兩人一拍即合。李某負責尋找骨灰和家屬電話,閆某負責購買手機卡和打電話索要贖金。2004年11月,李某在南山轉悠了一小天,找准了老張父親的墓地,並將其子女的姓名熟記於心,並在老張家商店找到了電話號碼,讓閆某撥打了勒索電話。第一起敲詐成功後,兩人感到這條道來錢真快,便接二連三地實施。近3年裡,兩人利用同樣手段實施敲詐案件共達17起,敲詐勒索被害人錢款數額累計達百萬之巨。得手13起,獲贓款共計8萬餘元。

  目前,犯罪嫌疑人李某、閆某已被檢察機關批捕,案件已經移交到審判機關。受害者准備起訴這兩個盜竊骨灰的人。(照片由湯旺河公安分局提供)

責任編輯:孫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