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1月13日電 同年同月同日生,同鄉同窗同姓氏;黑龍江富錦一對老夫妻相濡以沫六十載,幸福地生活。
這對夫妻是黑龍江富錦縣人,他們不僅同年同月同日生,還同鄉同窗同姓氏,同時到南京工作同時離休。昨天下午,在白下路一幢老式居民樓4樓,記者見到了已79歲的肖群、肖光夫婦。剛剛參加完單位組織的『鑽石紀念婚禮』活動的他們,一臉幸福的表情。
同年同月同日生,同鄉同窗同姓氏
『我們都是黑龍江富錦縣人,都住縣城,兩家相隔不到10分鍾的路程。』老爺子肖群說,他和老伴是地地道道的老鄉,兩人隨後上了同一個小學,又是同一名老師授課。
『我們都是1929年9月24日出生的。』老太太肖光說,他倆出生的時間就相差一點點,『一個是公雞打鳴前,一個是公雞打鳴後。』
但這些巧合,直到他們16歲左右經人介紹相識時纔得知。『那是1945年的中秋節,我們雙方家裡請了個客,就算結婚了,連結婚證都沒有。』肖光對自己出嫁那一天的情形仍記憶猶新。她說,自己是坐著轎子嫁到肖群家去的,那時蘇聯紅軍剛剛解放東北,滿大街都是蘇聯紅軍戰士。『我坐在轎子上,沒多久就被攔下來,原來是蘇聯紅軍覺得這樣的出嫁方式很稀奇,都紛紛趕過來看熱鬧。』肖光說,後來在兩名蘇聯紅軍戰士的護送下,她纔坐著轎子到了肖群家。
新婚不久就兩地分居,年沒過過一個團圓年
但結婚不到一年,1946年初,肖群就離開家,去佳木斯參加土改工作隊。
在佳木斯的冰天雪地,肖群和眾多年輕乾部一起,深入田間地頭,為土改的事忙碌著。他對遠在老家富錦的妻子無比思念。『白天沒時間,我就夜裡給她寫信,就盼著放個假什麼的,回去看看。』肖群說。
而這時已懷有身孕的肖光生活也十分不易,她在醫院做助產師,邊工作邊自己照顧自己。
1949年初,肖群接到通知,可以准備回富錦老家了。但當他卷起鋪蓋准備回去和妻子團圓時,一個新的任務又隨之而來。『為迎接新中國的誕生,領導號召我們這些年輕小伙子去參軍。』肖群說,他想都沒想就報了名。
此後的一段時間,肖群一直在齊齊哈爾、長春等城市工作。『我一直都感覺愧對老伴,20年間全家沒過過一個團圓年……』肖群說,照顧孩子和年邁的父母,都是妻子一個人。
夫妻恩愛,63年沒吵過一次架
1969年,他們全家終於團聚。久別重逢,他們十分珍惜在一起的日子。
『有一次,我們倆從一個小縣城趕到省城去辦事,當時的交通條件很差,從縣城到省城不到200裡路,卻要坐上兩三天的馬車。』肖群說,第一天晚上他們到了一個小鎮,當地只有一家客店———一個三間房的大通間,屋裡只有一排大通鋪。當時住店的有一二十人,知道他們二人是夫妻後,馬車車主想出了一個主意:讓他們二人睡在大通鋪的正中間,男同志跟著肖群的一側睡覺,女同志則跟著肖光睡在另外一側。
1979年,肖群來到南京市檢察院培訓中心工作,肖光也調到了南京市衛生局,後來又一直在南京市紅十字醫院工作。
肖群說,他和老伴攜手走過了63年,沒有爭吵過一次,有時生氣了,最多就是不理對方,但很快又會重歸於好。肖光則把他們不吵架的原因總結為『四沒』:『結婚不久我們就分居兩地,沒機會吵架;上世紀60年代我們為了各自的工作繁忙,沒時間吵架;到70年代孩子們都長大了,為照顧孩子沒心思吵架;90年代吧,我們又都進入老年,沒精力吵架……』
龍虎網報道,現在肖群和老伴離休後的生活非常豐富,三個兒女也都非常孝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