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1月15日電 去秋以來,黑龍江省糧食市場出現喜懮參半的局面:大豆價格一路走高,銷售速度快,如今豆農手中大豆已售出八成以上;玉米、水稻兩個品種市場購銷不旺,價格一直較低。糧食市場緣何出現這種局面,未來走勢將會怎樣?記者近日走訪了相關部門及權威人士。據悉,水稻最低收購價政策正陸續啟動,春節前玉米收購將進入高潮,伴隨著春天腳步的日益臨近,我省一度冷清的糧食市場正逐漸回暖。
1、大品種一強兩穩
2007年秋糧上市以來,國際、國內糧食供求關系發生了一些變化。全國糧食總產連續四年豐收,2007年糧食產量超過5000億公斤,部分品種的糧食供求矛盾因此得到了緩解。從大豆、玉米和水稻三大糧食品種來看,2007年全球大豆產不足需,我國大豆產量也大幅下降,導致大豆供需緊張;全國玉米總產與2006年持平,玉米供求處在基本平衡的狀態;國內稻米近3年略有增產,使供給偏強。而水稻需求也在呈階段性增長,因此,今年全國水稻供需仍呈平衡狀態。
記者從省糧食局了解到,受糧食供求關系變化的影響,2007年,我省三大主要糧食品種的市場行情呈現出不同的走勢:大豆強,玉米和水稻相對較穩。目前,大豆市場購銷活躍,收購價格始終處於高價位,市場平均價格在4.30元/公斤左右;水稻市場購銷平淡,收購價格同比下降,市場平均價格在1.56元/公斤左右(乾糧);玉米開秤以來價格有所回落,目前價格與2006年同期基本持平,全省平均價格在1.30元/公斤左右(乾糧)。
與之相對應,我省三大糧食品種的購銷量也是喜懮參半。喜的是大豆不僅價格一路走高,而且銷售速度飛快,如今豆農手中的大豆已售出八成以上;懮的是玉米、水稻兩個品種的市場購銷不旺,購銷量比較少。目前,水稻收購主要以即收、即加、即走為主,大量采購儲存的不多。玉米的大量收購也沒有開始,現在主要是深加工企業的原料收購和部分貿易企業現收現銷。佳木斯市郊區陽光水稻協會理事長李龍江告訴記者,這個糧食銷售期來收購水稻的客商比往年少,收購價格也比較低。那些急於用錢和還貸的稻農賣糧很積極,現在大概已賣了40%的糧。其餘的人依然在觀望市場,他們都想等到價格昇高時再賣。
2、諸多因素影響糧食市場
據業內有識之士分析,導致當前糧食市場平淡的主要原因有以下幾個方面:
2007年年初以來國內物價指數持續偏高,國家陸續采取了一系列穩定糧食價格的宏觀調控措施,加之一些糧食品種的供求關系發生了變化,這都使銷區客戶到我省采購糧食的觀望心理增強,因此前期采購量比較少。四季糧食公司總經理史鳳斌說,玉米新糧上市以來,市場價格高開低走,現階段價格一直不穩定。所以很多南方客商來大量收購的不多,目前他們大多都是一邊觀望,一邊等待玉米價格穩定下來。
由於2006年度一些糧食加工和貿易企業收購的玉米和水稻出現積壓狀況,糧食銷售比較緩慢,導致企業虧損,這難免影響了2007年糧食收購的正常進行。而現在多數糧食企業擔心虧損,因此不敢貿然入市收糧,其收購量自然也會減少。
鐵路運力緊張仍然是制約糧食流通的老大難問題。盡管近兩個月來鐵路運量與上年同期相比有所增加,但仍然遠遠不能滿足實際的需求。一位糧食經銷商告訴記者,他們與南方一些糧商簽了很多糧食購銷合同,一個月大約需要50個車皮的運力,而實際上只能得到1/10左右的運力。此外,由於今年農業受災,生產資料漲幅比較大,農民的種糧成本隨之提高,因此農民對糧價的期望值也比較高,糧食惜售心理強烈。
3、糧食市場將出現轉機
為保護稻農利益,扭轉我省水稻價格持續走低的局面,2007年12月10日我省在建三江、佳木斯、鶴崗、雙鴨山、雞西等地區陸續啟動水稻最低收購價政策。我省執行水稻最低收購價政策的企業——中國儲備糧管理總公司黑龍江分公司副總經理林長平告訴記者,該政策對水稻市場起到了托市的作用,扭轉了我省水稻收購低迷、價格自新糧上市以來不斷走低的尷尬局面,促進了我省水稻市場收購價格的穩定和回昇。據統計,截至目前,全省稻農銷售水稻380餘萬噸,約佔商品量的31%。
省糧食局農村處處長呂朝文分析說,水稻最低收購價政策(國家規定的我省水稻最低收購價為1.50元/公斤——2007年生產的國標三等質量標准的水稻)陸續啟動後,我省水稻市場收購的底價已經形成,水稻價格不會再下跌。後期隨著入市收購主體的增加,市場收購價格可能會出現一定幅度的回昇。從國內整個稻米市場來看,粳稻市場經過較長時間的疲軟,近期開始趨穩回暖。2008年,國內稻米市場將保持穩中緩昇態勢。加之2007年我省大豆減產,大豆省外運銷量將大幅度減少,春運後大米、水稻外運將比往年容易。
我省水稻另一個有利之處是,水稻質量明顯好於上年,出米率普遍在68%以上,有的高達72%。按目前價格收購後加工成大米,其價格在2.40元/公斤左右,這個價格完全可以與銷區價格對接,且有一定的盈利空間。而從鐵路運輸情況看,2007年10月和11月兩個月銷往省外的大米和水稻分別同比增加37萬噸和12萬噸,這表明銷區的市場需求並沒有減少。
另據了解,國家為保護農民種糧利益,調動農民的種糧積極性,2008年將進一步加大支持力度,適當提高稻谷最低收購價格。
目前,我省玉米市場價格已初步形成。呂朝文認為,春節前高水分玉米的收購將進入高潮,市場收購價格將小幅波動,省內乾玉米收購價格將穩定在每公斤1.24-1.30元的水平。而隨著國家對畜牧業扶持力度的加大,隨著存欄的增量進入大食量期,春節後,飼料需求將呈剛性增長,因此,國內玉米市場將存在一定幅度的上漲空間。
4、春節前後將有賣糧高峰
隨著節日逐漸臨近,糧食消費量相應增大。加之經過前期玉米市場的振蕩,目前省內玉米收購價格已趨於合理價位,農民待價惜售心理也逐漸減弱。因此,預計我省春節前後將出現賣糧高峰。
最近,省糧食局下發相關通知,對我省今後的糧食購銷進行了戰略部署。要求各地糧食收購企業以水稻、玉米兩大品種為重點,盡快擴大收購入庫量。對水稻,企業一方面要籌集資金開展原料收購,另一方面要主動與銷區客戶聯系,吸引他們來我省開展委托收購;對玉米,各地國有糧食購銷企業在廣泛聯系客戶開展代收、代烘、代儲的同時,還要抓住當前玉米期貨市場價位較高的有利時機,開展期貨套期保值業務,規避現貨貿易收購的市場風險。
各地糧食部門還將堅持『三下鄉』,為農民提供春季降水、儲糧的技術指導,防止農民餘糧因保管不當發生損失。同時,通過對市場糧價長期走勢的分析,引導農民按市場需求調整種植結構,支持農民備春耕生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