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社會萬象  >  民生
搜 索
冷屋子引出的八大疑惑
2008-01-15 15:14:08 來源:東北網-新晚報  作者:楊拓 康福柱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東北網1月15日電 百姓的居家冷暖一直是記者關注的重中之重。在兩個多月的供暖時間內,記者的值班熱線共接到2000多個有關供熱不達標的投訴電話,尤其是那些住冷屋子的居民們提出的諸多疑惑令人不安,如何解決這些問題更令人深思。

  疑惑一:既然熱是商品,為啥不遵守公平交易的原則進行買賣?住戶劉先生說,每到開栓供熱時,他所在的供熱部門就會在門口拉上寫有熱是商品的條幅,意在督促居民們繳費。居民們也都知道不交錢不給開栓的道理,關鍵是每年都一分不少地繳納熱費,卻住上不暖屋子,這種不合格的商品為啥強行讓住戶埋單?現在提出看天燒火,有利於節約能源,淨化空氣,百姓們支持這種做法,那麼是否也能論質繳費呢?對供熱不達標的單位,老百姓是否可以在繳費方面享受打折待遇?

  疑惑二:供熱部門不與住戶簽訂供熱合同該找誰解決?記者了解到,供熱單位應逐戶與熱用戶簽訂《供用熱合同》,在簽合同時,雙方協商約定繳費方式、時限等內容。但記者在采訪中發現,很多住戶根本不知道有簽訂《供用熱合同》這回事,一些知道此事的住戶在提出簽訂合同時,都遭到供熱單位拒絕。供熱單位的人員通常還理直氣壯地說,愛找誰找誰去!南崗區的楊先生說,供熱單位不和我們簽訂合同,我們拿什麼來維護自己的權益?

  疑惑三:收熱費方式啥時能改變?住在南崗區光芒街的李先生說,現行的收熱費方式都是在每年供熱之初,住戶將一個供熱期的所有熱費一次性交齊,這種收費方式也給一些供熱部門不好好供熱提供了可乘之機。居民們到商店或市場買東西還要先看看質量再買呢?住戶把熱費一次性交給供熱單位後就得看人家臉色了,他們想怎麼燒就怎麼燒,住戶奈何不了他們。如果改為按月收費就比較合理,這樣能促使供熱單位『按質交貨』,住戶也更願意繳納熱費,這種雙贏的收費方式為啥不早點實施?

  疑惑四:供熱末梢就沒辦法解決嗎?道裡區買賣街166號三單元一住戶家室溫不達標,家裡冷得不能住人,房子成了空巢。供熱部門的解釋卻是,屬於供熱末梢。這樣的情況記者在采訪中不止一次地遇到過。這些居民不明白,同樣繳費為啥享受不同質量的熱?我們國家能把衛星送到月球上,難道一個供熱末梢這樣的小問題就解決不了嗎?還是供熱部門沒有盡到責任吧?這樣的問題不能年復一年地持續下去呀?

  疑惑五:繳費戶啥時不跟著『連坐』?南崗區建設街12號、文化街44號、文昌街42號等地在去年供熱初期,都曾因部分居民欠熱費導致供熱部門停熱,讓那些繳費的居民也跟著遭受『處罰』。那些繳費的住戶不解:我們不欠費憑啥也跟著遭罪?在沒有分戶供暖的情況下,對那些同住一棟樓或一個單元卻不能及時繳納熱費的住戶,難道不能有更好的解決辦法嗎?

  疑惑六:一些供熱部門夏天在忙什麼?為啥要供暖了纔想起更換和維修管線?道外區南馬路125號的居民在供暖開始快一個月了還沒住上暖屋子,原因是該樓的供熱管線老化嚴重,而供熱部門在10月10日纔開始為該樓更換管線。由於種種原因,改造了一個多月還不能完工,讓急於住上暖屋子的居民們異常生氣。大家說,管線老化也不是一天兩天的事了,你們夏天都在忙什麼?這不是坑人嗎?

  疑惑七:突然棄管及歷史遺留等問題啥時能不再是問題?康安路39號的居民在去冬供熱之初遇到了無人收熱費的怪現象,原因是原來收費的單位突然棄管,導致供熱單位沒及時開栓供熱。而南崗區學府路327號的8戶居民在供熱開始半個多月後仍住冷屋子,理由是原供熱單位搬遷,供熱問題沒有得到落實。南崗區文景街123號的居民家裡供熱不達標,則是因供熱部門是新接手的,存在一些遺留問題,影響了正常供熱。這些地方的居民們說,對於那些突然棄管及歷史遺留等問題,幾乎每年都會在不同的地方出現,為什麼就不能有個應急處理措施來解決呢?

  疑惑八:對打擦邊球的供熱單位就沒法管理了嗎?家住道裡區康安小區的馬先生向記者反映說,他家白天的室溫基本在16℃左右,晚上在14℃左右,說不達標吧,還差不了太多,但卻實實在在沒達標,你說這種情況該咋辦?記者在采訪中發現,這種打擦邊球的現象在一些居民家裡比較普遍。馬先生說,他多次找過供熱單位,他們每次的解釋也都不一樣,有時找得急了,室溫就會高一點,但自己不能天天去找啊,總得有個辦法來約束供熱單位這種行為吧?

  供熱涉及到千家萬戶,有關部門應好好思考百姓們提出的這些疑惑,盡快拿出解決辦法。

責任編輯:宋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