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1月16日電 記者從15日召開的哈爾濱市工業經濟會議上獲悉,2007年哈爾濱市工業經濟發展速度與效益同步提昇,預計完成全口徑工業增加值690億元,同比增長16.9%;實現利稅135億元,同比增長50%。其中,實現利潤70億元,同比增長1.1倍,創歷史最好水平。工業增幅高於GDP增幅3.4個百分點。
四大優勢產業帶動發展
據介紹,2007年哈爾濱市裝備制造、食品、醫藥和化工四大優勢產業實現增加值385億元,佔規模以上工業的84%,拉動規模以上工業增長13.9個百分點。鋁鎂加工、電站設備制造等領域保持全國行業排頭兵地位,微型發動機、直線電機等產品在全國具有領先地位,優勢產業帶動發展的趨勢更加明顯。
據統計,2007年哈爾濱市規模以上工業企業達955戶,增加177戶,工業經濟微觀基礎得到夯實,多點支橕格局基本形成。同時,項目牽動、品牌帶動、循環發展、科技創新等4個推進戰略成效顯現,實施億元以上項目77個,順酐、華潤啤酒等50個項目竣工投產;圍繞品牌企業及其產品,規劃電站成套設備、汽車配套、乳制品制造、生物制藥、石油化工、新材料等24條產業鏈,電站設備、工量具、醫藥等一批企業及百餘種工業品牌在國內外市場的影響力和信譽度進一步增強。
今年實施50個超億元投資項目
今年哈爾濱市將突出新型工業化主題,堅持『工業調整發展年』主線,推動工業經濟向牽動發展、集約發展、內生發展、高效發展轉變,切實加強工業經濟主導地位。把謀劃和推進重大項目作為『工業調整發展年』的核心內容,重點實施投資超五千萬元項目100個、超億元項目50個,年內竣工投產50個。會議向9家通過市級認證的企業技術中心授牌。
在裝備制造業,今年哈爾濱市將積極開發核電產品,重點推進百萬千瓦級核島主設備、核電主泵電機、電站閥門制造等項目建設。同時,將完善汽車產品型譜,在商務車、皮卡概念系列產品、經濟型轎車、微車、專用車等整車開發和制造水平上實現質的飛躍。在食品、醫藥、化工等行業,哈爾濱市將啟動實施英聯公司酵母及酵母浸膏項目、哈獸研產業基地、中石油哈石化分公司60萬噸/年連續重整—80萬噸/年中壓加氫改質聯合裝置等重大項目。
『四個轉變』加快工業經濟結構昇級
據介紹,今年,哈爾濱市將推動工業經濟向牽動發展、集約發展、內生發展、高效發展轉變。
———向牽動發展轉變。通過引進增量盤活存量、積極培育新興產業、培育規模企業群體、培育中小企業群體、加快發展縣域工業等措施,進一步做大工業總量,力爭新增規模以上企業150戶,新增銷售收入億元以上企業20戶、10億元以上企業2戶、百億元以上企業1戶。
———向集約發展轉變。進一步推動工業布局調整,提高產業集中度。城區南部重點發展機電、汽車、航空航天、鋁鎂加工等產業,北部重點發展制藥、食品、環保材料等產業,東部重點發展化工產業,西部重點發展高新技術產業,中心城區重點改造老企業,大力興辦都市型工業。
———向內生發展轉變。以原始創新、集成創新和引進技術消化吸收再創新為重點,推動企業技術中心建設,增強自主創新能力。
———向高效發展轉變。強化節能減排,推進資源消耗減量化,加快推進資源利用循環化、區域工業生態化,實現由末端治理向污染防治和生產全過程控制轉變。
市委常委、副市長叢國章出席會議並講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