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經濟·旅游  >  經濟
搜 索
工業項目強鄉特色農業富民 大同雙榆樹工農攜手合唱
2006-07-13 13:49:21 來源:大慶日報  作者:楊忠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東北網7月13日電 大同區雙榆樹鄉充分發揮地緣優勢,全力實施工業強鄉、特色富民戰略,工農齊頭並進協調發展,培育壯大農村經濟的『增長極』,農民生活水平逐年提高。

  前些年,雙榆樹鄉以傳統種植農業為主,無法實現富民強鄉。由於緊靠新華電廠,電廠大量廢棄物粉煤灰可以開發生產牆體節能建材等新型環保建築材料。『利用產業優勢,構築可持續發展的產業集群。』鄉黨委一班人達成共識。黨委書記掛帥帶領班子成員千方百計找項目,千辛萬苦跑項目,千難萬難求項目,在規劃建設、完善服務功能、全方位招商引資等方面下足了工夫。短短半年多時間,就吸引了東華新型牆體材料公司、巳豐科技開發有限公司等4家企業先後入駐。

  隨著新華建材工業園的拔地而起,雙榆無工業的歷史徹底改寫。園區總規劃面積500萬平方米,在原有4家企業基礎上,新入駐開工建設的4家企業總投資9000萬元,全部達產後,年可實現銷售額10500萬元、利稅2470萬元,安置農村剩餘勞動力600餘人。

  雙榆樹鄉棚室生產也實現了『零突破』:新華棚室小區今年新建棚室150棟,以品種優、效益高的美國提子為主。新華村農民王志剛說:『我這4棟大棚4畝地的美國提子,論收入100畝大田也趕不上啊!況且鄉裡還給補貼,咋不乾?』原來,區政府每棟棚室補貼2000元,鄉裡每棟棚室再補貼2000元,還給免費打井、上電、鋪路,農民棚室生產積極性自然『節節高』。

  隨著結構調整步伐加快,特色農業在雙榆『開花結果』,瓜菜、谷子、中藥材等高效作物發展到2.6萬畝。尤其是暢銷省內市場的『雙榆小米』,每年純綠色、高品質谷子種植面積都在萬畝左右,達到國家有機食品標准,叫響了農產品品牌,增強了市場競爭力。土地真正變成了『聚寶盆』,農民腰包更是越揣越鼓。

  種植業特色凸現,養殖業毫不示弱。奶牛貼息政策讓農民嘗了甜頭,不到兩年時間全鄉奶牛存欄440多頭。為解決賣奶難問題,他們以新華村三合屯為試點,引進了一名千頭奶牛養殖大戶,投資近50萬元建設機械化榨奶站,有效提高了奶質和奶價,讓農民得到更大實惠。難怪奶牛戶都喜滋滋地合不攏嘴:這下,家門口就能輕松點票子了!

責任編輯:朱丹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