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1月16日電 去年以來,黑龍江省采取五條措施治理食品加工小作坊。
一是底數清楚,分類建檔。黑龍江省有食品生產加工小作坊1萬餘家,其中證照齊全小作坊4000多家,佔小作坊總數的34.07%。在調查摸底後,各地全部建立了動態監管檔案,同時,對證照不全小作坊也單獨建立了相應的監管檔案。通過分類建檔,為有針對性地開展整治和監管奠定了基礎。
二是依靠政府,取得支持。各地及時把小作坊監管整治的基本情況、存在問題及整治建議報告當地政府,在地方政府的組織領導和大力支持下,積極建立協管網絡,落實各級政府對食品安全的責任制。不少地方把食品安全列入政府考核目標,有的還實行了『一票否決』。各基層政府普遍設立了食品安全監督員、協管員和信息員。對不合格食品采取了相應的退市、銷毀和召回等措施。對小作坊全面實施了質量承諾、建立了進貨和銷售臺賬制度。
三是抓好典型,探索推進。各地針對小作坊監管整治工作情況復雜、問題多、難度大等實際情況,通過試點,總結經驗,吸取教訓,抓好典型,以點帶面,推動小作坊監管整治工作深入有序開展。
四是全力幫扶,依法淘汰。各地對本地區食品生產加工小作坊開展了全面清查,對生產條件達不到質量安全要求的,采取區域整合、聯合經營等形式,規范、引導小作坊達到基本質量安全要求;對處於偏遠農村和少數民族地區、允許有條件存在的,督促、引導其進行環境衛生條件改造,采取有效措施加強監管,確保安全。同時,對不具備基本質量安全要求的202家有衛生許可證、無營業執照的小作坊,89家有營業執照、無衛生許可證的小作坊,210家無營業執照、無衛生許可證的小作坊,及時移送到相關部門並建議地方政府予以取締。積極幫扶一批具備一定條件的食品生產加工小作坊取得食品生產許可證,整合做大一批具有區域性集中加工特點的食品生產加工小作坊。
五是緊密配合,齊抓共管。全省形成了政府各相關部門大力支持、緊密配合、齊抓共管、各界廣泛參與、上下層層抓落實的局面。